發信人: Brahman.bbs@bbs.ntu.edu.tw (小狐汔濟濡其尾),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Re: 宗教信仰與無神論的關鍵(二)存在主義式的論述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Tue Jun 11 12:17:46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spring!netnews.ntu!Palmarama ==> psycho.bbs@fhl.EE.NCTU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提到: 有問題. 1.若是焦慮是由於「各人為自由而付出的代價」,則基督徒也必須為其 「上帝所賜予的完全的自由」付出代價,無論是對社會或是對上帝負責. 因為必須「順從上帝」而付出代價,沒有達到聖經標準也會有焦慮的情形. 基督徒能夠逃避這樣子的焦慮嗎? 2.如果有來生,相信存在主義者也可本其意志繼續延展其自由與責任. 而前生的「絕望」恰可以為其前生之自由與責任劃下一句點, 讓新的責任與自由從頭開始. 如果沒有來生,則存在主義者依然盡情其生命之自由與責任, 而基督徒「豐收」的美夢可能要宣告落空. 當然了,若有「只有選擇信仰基督者才有來生,而選擇成為存在主義論者 就沒有來生」這種不一致的情形發生,則情形就另當別論了. -- 婆羅門! 準備好你的祭酒 靈魂的歡宴才正要開始 □■□ Brahman ■□■ -- [Origin: ◎椰林風情◎] [From: ccsun21.cc.ntu.edu.t] [Login: **] [Post: 34] ============================================================================= 發信人: psycho@fhlbbs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Re: 宗教信仰與無神論的關鍵(二)存在主義式的論述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Jun 11 14:06:00 1996) 轉信站: fhlbbs ==> 在 Brahman.bbs@bbs.ntu.edu.tw (小狐汔濟濡其尾) 的文章中提到: 說的好!! 依你的補充意見,當然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內的焦慮,不論基督教與佛教 皆然(沒有焦慮的人是成佛了,所以不是佛教徒,而是「佛」...:p)。 但是我要指出的是基督徒式的焦慮是以『信靠上帝』為本,而無神論式的焦 慮依存在主義分析則是『孤獨、靠自己』的。兩者本質上仍然不同。 請注意我並沒有說「焦慮」不對,而是用「價值現象學方法」,把無神論 與有神論的『現象』解析出來。所以我的目的是『比較』兩者的不同,而 不是『證明』那一個比較好......:) 問題是,依照無神論(無宗教信仰者),根本不能相信『有來生』或『有輪 迴』。否則這是一種亂七八糟的無神論了.....:) 輪迴與來生都只能使用「信仰」去接受,所以上你所提的情況不適當.....:) -- ※ Origin: ★ 信望愛 BBS 站 ★ (fhl.ee.nctu.edu.tw 140.113.11.234)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fhl..e.nctu.edu.tw] ============================================================================ 發信人: Brahman.bbs@bbs.ntu.edu.tw (小狐汔濟濡其尾),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Re: 宗教信仰與無神論的關鍵(二)存在主義式的論述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Tue Jun 11 16:45:50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spring!netnews.ntu!Palmarama ==> psycho.bbs@fhl.EE.NCTU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提到: 所以兩者皆有焦慮,惟解決方法不同 嗯,我也沒有說「焦慮」不對,不過閣下之意卻是「焦慮不正常」, 所以必須「順從上帝引導」,這暗示可以達到一個不焦慮的狀態, 而此狀態比「焦慮」更為適當,這對焦慮似乎已有所評價. 然而衍生出一個問題:基督徒的焦慮,是達到聖經標準即可解除?? 或是一生都必須處於一種焦慮狀態中,至死方歇? 重點不是「存在主義者是否信仰來生」, 而是「有無來生之客觀情形對於存在主義者的是否有影響」? 卡繆在異鄉人裡曾表示,他不是「不相信有神的存在」, 而是「神是否存在都無所謂」, 所以兄所言以無宗教信仰者為無神論者,似有可議, 因為對於部份存在主義者而言,有無上帝,來生,輪迴等對他「沒有意義」 譬如月球上確有一塊如此這般之石頭,但對我來說我並不關心,那不影響我, 但不代表我的想法是「確定這塊石頭是不存在的」. 而上篇我post的意思即是:無論來生是否存在,對存在主義者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存在主義者不用去相信或是否定「有來生」 但是基督徒必須面臨這些問題,兄尚未解答呢! -- 婆羅門! 準備好你的祭酒 靈魂的歡宴才正要開始 □■□ Brahman ■□■ -- [Origin: ◎椰林風情◎] [From: ccsun6.cc.ntu.edu.tw] [Login: **] [Post: 37] ============================================================================= 發信人: psycho@fhlbbs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Re: 宗教信仰與無神論的關鍵(二)存在主義式的論述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Jun 11 18:52:13 1996) 轉信站: fhlbbs ==> 在 Brahman.bbs@bbs.ntu.edu.tw (小狐汔濟濡其尾) 的文章中提到: 不,兩種焦慮的本質就不同了.......:) 就好像,孫中山先生憂心中國跟觀世音菩薩憂心世人不得解脫,雖然皆是 憂心,然而本質不同也.....:) ^^^^^^^^^^^^^^ 冤枉!我原文中對存在主義式的無神論之描述,是參考沙特的論文: 『無神論的存在主義:人創造了自我』。如果會讓你覺得我的原文有 『焦慮是不正常的』,那你要去找沙特算帳,不是找我......:p 應該這麼說:依沙特之意,焦慮是『正常』的,是存在的『本質』。 而基督教信仰則因為「信仰上帝」,所以不會落入沙特所描述的『本 質之焦慮』。 焦慮是沙特說的喔!事實上,一個真誠的無神論者,本來就一定得比 『沒種而信上帝的人』(尼采之義....:p)更需要忍受更大的痛苦。 所以我的原意如果你讀出是我貶抑無神論,那就大大錯了。我的意思 是: 『 無神論是極高的境界與極痛苦的自我要求,一般人才不配自稱無神 論哩! 』 基督徒的焦慮是: 『 不知道憑什麼可以確信他是上帝的子民? 』 這種焦慮可以轉化成對現世生活的貢獻,詳細的分析就是我常常提到的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 所以基督徒是軟弱的人,他常常焦慮,但是更常喜樂;因為他只要每做 一件『達到聖經標準』的行為,他就會達到喜樂。而真誠的無神論則是 終其一生焦慮,至死方休。這是沙特和卡謬說的.......:p [delete] 嗯,如果你的原文是要質疑基督徒面對『是否有來生』時會不會焦慮, 那就是我誤會你了....:) 我想這個問題就好像問佛教徒『是否有輪迴』一樣,似乎無法回答....:p 只能說,當一個人在其信仰內如果有主觀的經歷,例如與上帝交通或修證 得果,那麼他至少在那一刻是不會焦慮的。等到他又再對面臨另一個信仰 瓶頸,他就會再度掉進一個焦慮後喜樂的循環。 無論基督教或佛教,信仰幾乎都不是當下完成的,而是一個不斷持續『拆 毀與建立』之歷程:原先以為上帝或佛法是這樣,結果經歷一事件發現自 己的認識完全錯誤......重新了解後,再會再一次受到拆毀......一直到 死後而止。 如果是這種『拆毀與建立』歷程中的焦慮,那是完全不能避免的。然而這 種焦慮與無神論式的焦慮又是非常不同的。我的重點是表達他們的不同, 而不是要證明有神的人『一定不會有焦慮』......:) psycho ※ Origin: ★ 信望愛 BBS 站 ★ (fhl.ee.nctu.edu.tw 140.113.11.234)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fhl..e.nctu.edu.tw]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