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gospel@fhlbbs (韻琳姐), 信區: problem
標  題: Re: 為何我說"政治意識形態駕馭信仰"???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Sep 19 23:00:12 1995)
轉信站: fhlbbs

==> 在 psycho.bbs@apc.iim.nctu.edu.tw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的文章中提到:

:
我頂喜歡熱鬧,頂喜歡看人爭辯。這psycho兄與viol兄爭辯,熱鬧是夠熱鬧,但
我很想更熱鬧些,所以弄出個靶子文章來搧風點火。你們繼續爭辯下去吧!姑娘
我一旁看著。

據psycho兄說,中國文化像是受到咒詛,不利現代社會,說的好,卻說的亂不清楚
,所以我舉一靶例:

************************************************************************
      在陳履安公佈要參選總統後,民情普遍傾向支持這以修行與道德操守,廣為
  人所信服的人出來參選,這再一次突顯出中國文化中「內聖則有能力外王」的思
  考模式。
      中國數千年來,以儒道兩家,建立了一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聖
  外王之道,在這思想系統下,我們發現個人道德成為政治的唯一考慮,而因著修
  習聖人之道以至於最終得以知命知天,所以就不可能出現「人是有限的,需要制
  衡」的觀點,當然在制度上,就不會發展可以有效制衡的制度。長期下來,中國
  很容易將一切技術問題,實踐問題,全歸諸於人治。若生發禍害,也未曾想去建
  立更健全的制度,但求尋找到更合適的人選以拯救混亂政局。
************************************************************************
      上段話,是將儒道佛三家全點名點到了!

又據psycho兄說,基督教有利於多元化。psycho兄說的更是莫名其妙不清不楚。所以
我再提一箭靶:

************************************************************************
      今天台灣政局需要的不只是道德操守令人信服的人,更要對制度訂立,興整
  內政,有前瞻眼光,有技術與實踐能力,可以將制度完善訂立的人。所以對於陳
  履安的出來競選,我們不能僅止於器重其道德修行,還是要省察其政見,審核其
  能力,並要有具體整治台灣大局的言論。甚至,我們必須預期即使是修行中人,
  也仍是有限的人,會有犯大錯的可能,因此要有預期去有效的制衡他。
      基於這觀點,我們反對佛教界以「佛陀提名教徒連署」的方式助其參選。這
  樣的舉動,只是更加助長中國「內聖則可以外王」的思考模式,甚至可以說是「
  真命天子」的現代版本,使人不敢去懷疑陳履安的弱點,對中國民主並無幫助。
      基於同理,面對李登輝或王建瑄的參選總統,基督徒也一樣不能僅以其宗教
  立場就決定是否支持。我們仍要面對基督徒作總統仍舊是罪人的事實,以及基督
  徒作總統未必就有政治實踐的能力。所以要冷靜的評估其施政能力,前瞻眼光。
      希望這次總統選舉,對內聖則可以外王,以及宗教修行則可以施政的思考模
  式徹底矯正,全體人民都能強化政治實踐所需要的客觀評估,讓宗教不要愈越界
  線做過多干預,只有這樣,參選者的信仰才不至於成為民主政治發展的阻力。
************************************************************************

這段將基督教信徒也大大打個問號!但理論卻完全來自基督教信仰的精髓──絕對
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相信任何理想國的可能,因為人是有限的,有限到不自知其
  徒作總統未必就有政治實踐的能力。所以要冷靜的評估其施政能力,前瞻眼光。
      希望這次總統選舉,對內聖則可以外王,以及宗教修行則可以施政的思考模
  式徹底矯正,全體人民都能強化政治實踐所需要的客觀評估,讓宗教不要愈越界
  線做過多干預,只有這樣,參選者的信仰才不至於成為民主政治發展的阻力。
************************************************************************

這段將基督教信徒也大大打個問號!但理論卻完全來自基督教信仰的精髓──絕對
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相信任何理想國的可能,因為人是有限的,有限到不自知其
有限,所以要去─制.衡.。
多元這兩字,來自民主文化的影響。民主制度,其神隨是來自「人的有限」,用基
督教術語,就是人人有罪。

發信人: gospel@fhlbbs (韻琳姐), 信區: problem
標  題: Re: 為何我說"政治意識形態駕馭信仰"???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hu Sep 21 23:58:03 1995)
轉信站: fhlbbs

==> 在 viol.bbs@apc.iim.nctu.edu.tw (理性與熱情的戰鬥) 的文章中提到:

道家正因為天的缺乏位格,非常容易被利用,所以可以跟儒家融合
中國人常講的「盡心,知命,知天」,就是把道家的天人合一跟儒家的
格物致知修身做了一種融合。至於原本的道,其實就連陳履安,都無法說出來。
我認為研究文化或思想,不能只研究其原初狀態,尚要研究其發展中,是否有
再創造以利時代的因素。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再談道家最初所說的道。因為這道
現在已不再按原初面貌存在了。
你曾跟psycho提你對文化沒有興趣,我部份贊成。但我認為,文化中會蘊含某種
「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不能不提,否則你無法解釋同一種制度,何以出現在現代化
的不同國家中,會有不同的結果。
我舉一例:在很重視乾淨的美國,華人街的髒亂呈現中國人的特別風貌。為什麼
中國人到美國,無法被影響?因為中國的思維模式中,「公共領域」的概念
是不存在的。這必然會影響到推展學運時,社區運動的成功率。
先談到這裡吧!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