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gilbert (阿冠) 看板: religion
標題: 試評「基督教的靈異觀」一文(一)
時間: Fri Feb  5 08:53:07 1999

前言

乍在網路上看到游謙先生「基督教的靈異觀」一文,讓我很感興趣。﹙先前誤以為是
中研院瞿海源教授的研究成果,甚感抱歉﹚。然詳細拜讀的結果,發現該文有許多在
研究前提,資料引證,聖經經文解釋,與推論過程的瑕疵,因此我利用短短的三個晚
上寫出這篇文章,試評游謙先生「基督教的靈異觀」一文,嘗試由該文的思路上來探
討該文結論的合理性。我的出發點並不是社會學的,可是我願意提出對該文的一些更
為接近基督徒認知的看法。當然,我也相信自己的論述要比游文更全面,甚至嚴謹。
這篇文章把先前聖靈教義建構的部分刪除了,因為我覺得與游文較無直接牽涉。

壹、「基督教的靈異觀」一文的思路

一、該文一開始說明耶穌的工作以「靈療」、「趕鬼」為重心。
二、該文引用Waida 的看法說「基督教是佛、回、基三教中最重視靈異奇事的宗教」。
三、該文接下來引用取自http:/www.tjc.org.tw/evident/index.htm網頁的個案說明現
    世基督徒的「靈療」與「趕鬼」經歷。
四、該文並列出一些聖經中對於「法術」的教導,說明聖經經文反對信徒行「法術」。
    同時也舉出行法術對人造成害處,並棄絕法術歸向神的個案。
五、話鋒一轉,該文提出一些聖經中的人物也行法術,甚至耶穌也用亞蘭文行法術。
六、該文提出一本在基督教書房可以買到的書,說明有某些基督徒雖有信心,卻未得
    「靈療」。該文引用Bultman詮釋加爾文與路得的理性精神,認為當世教會並不強
    調「靈異奇事」,反而多教導在信徒的信心生活。同時該文也指出基督教並未能
    確實掌握「靈療」的規則。
七、至此該文作者做出基督教在「行法術」與「行靈療」上矛盾的結論:
    1.聖經一方面禁止人行法術,一方面又有一些神所喜悅的人也行法術。甚至耶穌也
      行法術。
    2.基督教的理性主義抬頭,以及基督徒無法確實掌握「靈療」的規則,所以對「靈
      療」的教導模糊不清。

--------------------------------------------------------------------------


作者: gilbert (阿冠) 看板: religion
標題: 試評「基督教的靈異觀」一文(二)
時間: Fri Feb  5 09:09:57 1999

貳、一些對游文內容的回應

一、聖經中談到「法術」的經文與教導

對於「法術」一詞,我姑且用游文所用之「夢占」、「解夢」、「靈交」、
「占星」和「觀異象」等行為名之。我相信「法術」一詞應再做更嚴謹的定
義。

如該文所引的,聖經反對信徒做「法術」。在創世記44:5),利未記19:26,
利未記19:31,申命記18:9-14,以賽亞書8:19-2O,列王記上16:32-3 ,列王
記下21:6,以西結書21:21,以及新約聖經的加拉太書,提摩太前書,使徒行
傳第八章等等都很清楚的提到。

至此聖經反對的態度已經很清楚,基督徒不應該觀兆,占卜,過火,通靈,
交鬼或者行巫術。聖經明明白白說明這些行為是神所厭惡的。游文客觀的說
明聖經承認有「靈界的」事物與事件,且點破「信心」在靈醫上並不具有決
定性的角色。關於這一點至今的確有一些基督教教派仍然堅持,不過不能說
這種思想是基督教教義的核心或主流。一個誠懇的基督徒必須承認,恩典是
神白白賞賜的。不是依照一定的模式或規矩就可以「讓神就範,賜下靈療」
。在基督教教內也的確有關於行「法術」導致邪靈侵擾,後棄絕法術,靠聖
靈潔淨、得平安的個案。這部分容後再述。

二、關於「法術」的解釋

游文談到約瑟的解夢,撒母耳記掃羅找到靈交的婦人,耶穌的誕生,約翰見
異象寫出啟示錄等。由這些經文推論出有許多神喜愛的人作「法術」,導致
基督教信仰矛盾,還不夠有力。這幾個事件與其說是通例,不如當作是特別
的個案為恰當。這些個案共同的特徵,不是他們的行為成為聖經共有,且出
現頻率很高,而是在這些超自然的事件中,神使用人表達祂的意念,或作祂
的工作。讓我們來逐一看看這些經文的前因後果。神讓約瑟有解夢的異能,
使得他在法老王眼前被看重,終究拯救了飢荒中的以色列人,並且在創世紀
49章中說明了神如此使用約瑟的原因。掃羅找到靈交的婦人,神使用這婦人
預言掃羅將被非利士人打敗,原因是「掃羅遠離了神」,這是給掃羅的警告
,因他的罪犯,神已經遠離了他。耶穌的誕生自然是基督教的超級重大事件
,聖經中也沒有看到其他人誕生要博士去朝拜的。藉此不平凡的事件顯明耶
穌的特殊性。約翰寫的啟示錄,列在聖經最後一卷。其重要性與神秘性﹙論
到未來的事﹚更不是聖經中常發生的。

以上我嘗試說明游文認為聖經有一些神喜愛的人,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不尋常
的事情,是為了達到不尋常的目的,其發動者都是神,成就者也是神,得榮
耀的也是神。假如聖經中被神喜悅的人都常常行「法術」,那麼才有矛盾的
可能。﹙當然,從邪靈行邪術的,就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中了。﹚比方說,
上文約瑟的解夢異能,是不是總是發生在與約瑟相關的經文中,還是當他在
做囚犯時才明白出來?聖經中有多少「靈交的婦人」的記載?或掃羅找到的
婦人有多少靈交的記載?聖經中有多少人有「觀星」受感,而尋訪新生兒的
敘述?聖經中有多少「見異象」成正典的經卷?

相信游謙先生若認真整理,會發現要數出「出於己,成就於己,榮耀於己,
又為神喜悅」的法術個案恐怕寥寥可數。甚至要找出「神喜悅人行法術」的
聖經經文,恐怕都很難。

三、耶穌行「法術」的目的

游文說明耶穌的工作重心在「靈療」與「趕鬼」。任何看過新約聖經的人都
會承認耶穌的行跡記載了很多的「靈療」與「趕鬼」個案。但是「靈療」與
「趕鬼」的目的是什麼?游文沒有做任何探討,這是該文推論的一大空隙。
游文只引用了「聖經學者認為耶穌基督不斷地醫病趕鬼,無非是要證實祂握
有上帝勝過自然律的權柄(Kelsey 1987)。」以及「猶太拉比傳統(Rabbinical
 Tradition)更認定那撒勒人耶穌是施行法術(practice of sorcery)才被釘十字
架的(參考 Waida 1987)。」但是游謙先生為什麼對Kelsey與Waida的論述這
麼有信心呢?

當耶穌醫治了患血漏的女人,耶穌說:「你的信救了你」﹙太9:22﹚。耶穌醫
治瞎眼的人後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罷」﹙太9:29 )。耶穌給差遣門
徒傳道時說:「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
痳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太10:7﹚
從這節經文看到的,好像不僅僅是去「行法術」,而且要去傳天國將近的福
音。且後者似乎才是重點。再從耶穌對要求他行法術的文士、法利賽人、與
撒都該人的反應中﹙太12:38-39,太16:1-3﹚,可以看出行法術不是耶穌的重
心。耶穌斥責他們只看神蹟,不想悔改。有一處很明顯的經文,是馬可福音
16:20,記載著「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
實所傳的道。阿們。」可見耶穌生平充滿神蹟奇事,但是重心不在「行法術」
,而在「傳道」。這麼多且明顯的經文,不知道游謙先生為什麼非但沒有加
以討論解釋,連耶穌行跡的目的都沒有探討。再思考,連當時通用的亞蘭文
記載,都成為游文認定的「有法力的話」,那麼耶穌在十架上所說的「以羅
依,以羅依,拉馬撒巴各大尼?」又有什麼法力呢?其實只是耶穌用亞蘭文
說了「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而已。依此看來,用亞蘭文就有
「特殊功效」的推論,可能不夠嚴謹。假如真如游文所引之研究看法,那麼
耶穌行其他的神蹟,豈不都應該用亞蘭文來翻譯嗎?為什麼只有上十字架時
才用亞蘭文呢?這不禁讓人懷疑游先生該研究僅是參考了少數研究﹙如
Waida﹚的片面結果。

四、「靈療」的解釋與規則

這點游文有兩點值得商榷的論述。一是某一本基督教書房買到的書,可以被
承認某種基督教信仰的時尚或思潮﹙如早期一些中世紀經院哲學的著述,稍
早的「天路歷程」,「獄中書簡」,到最近的「屬靈操練禮讚」﹚,各有特
色與重點。但這是否足以推論基督教信仰的教義?在基督教界廣為流傳的書
很多,游文所提之「屬天生活的聖經鑰句」一書,僅為滄海一粟,恐怕不夠
份量成為推論基督教教義的根據。﹙最起碼作為一個樂意認真思考、並實踐
基督教信仰的我,就不相信有公式似的「數天生活的聖經鑰句」,照著做就
可以得某種後果。﹚對「靈療」的看法,一般基督教會絕不會同意「神白白
的恩典,可以依照一定的模式或規矩就可以成就」。游先生對此並未再加探
討,僅以一本書作為他的立論,顯然不夠全面。但是我必須承認,就是因為
「靈療」是神主動賜下的恩典,沒有規則可依循,所以基督教界對這方面的
著述,頂多是描述一些個案,卻不能作有系統,有組織的分析與結論。

基督教並沒有所謂「神蹟評定所」的組織﹙註一﹚,所以目前在基督教內所
流傳的神蹟奇事,也沒有辦法去評定是「神蹟」,或有其他解釋。就算有類
似的機構,恐怕敢大膽宣稱是「神蹟」的個案不多。如上面我所提的,基督
教並不認為神蹟有其規則性,也不認可某些人有判定神蹟的權柄,所以對於
神蹟的解釋也就多從自由心證。這讓神蹟的解釋品質高下不一,也有紛亂的
現象﹙註二﹚。甚至在基督教內也有否認神蹟的教派﹙註三﹚。關於游文所
引「靈療」與「趕鬼」的個案,該網頁目前已經連不上去。但是游文僅以一
個網頁的資料作為普遍基督教的靈療看法,絕對無法完整體現基督教內的多
元立場。更何況游文的這些個案都是「次級資料」,引用時應當更小心採樣
選擇過於單一的危險,因為可以能會落入「以某種個案解釋全面現象」的錯
誤。(註四)

五、理性主義在教會中的影響

游文以「趕鬼」、基督徒對教科書理性主義的態度、以及教會中的生活教導
,說明理性主義在現世基督教教會中高漲,連「……馬丁路德(M. Luther)
與加爾文(J. Calvin)就已認為強調神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the age of miracles
 was over)(參考 Kelsey 1987)。」該文並引用Bultman的說法佐證他的立論
﹙註五﹚。這裡有一點是基督徒必須承認的現象:在大多數所謂「福音派」
的教會中,並不強調趕鬼的事情。因為「福音派」並不認為「趕鬼」是福音
的核心訊息。就算是強調「靈恩」的教會比較看重這些奇事,但沒有一個教
會是以奇事為信仰核心。所有的奇事都指向未來天國的盼望,而非羨慕現世
的靈界經驗。而前者正是耶穌傳道的核心訊息。﹙註六﹚

相對的,基督徒也不能否認理性主義的興起對教會也造成相當的影響。不過
若以理性主義作為基督教對「屬靈觀矛盾」的基礎,尚不夠強烈。


-----------------------------------------------------------------------

參、對游文的質疑

由上面的論述,我要對游先生的研究提出以下質疑:

一、耶穌生平的目的,並未在游文中被探討。若以「耶穌為行法術而行法術」
        作為前提,將使任何對基督教信仰的討論失去平衡。﹙註七﹚
二、游文引用Waida的看法,認為基、佛、回三教中以基督教「最強調靈異
        奇事」,藉以作為該研究的前言,亦有失學術上的嚴謹態度。因為雖然
        基督的降生與復活為基督教中的核心事件,但是基督帶來的福音訊息才
        是基督教信仰的標的。這點可與第一點結論相呼應,亦即「游文的立論」
        並未將一般對基督教的看法列入考慮。
三、游文的立論很明顯的受少數幾位研究者成果的影響。導致其論述同樣的
        過於片面,而未能在提出持相反看法學者的立論,並比較後再以這些學
        者的立論進行研究,並提出結論。甚為可惜。
四、對於聖經經文的引用,同樣的流於片面。對我提出的相關經文,游文同
        樣未加處理,就以其所引的經文做研究前提,也是不夠嚴謹。
五、個案的引用不夠全面。就田野調查的初級資料,都必須考慮其採樣的合
        理與全面性。更何況游文所引用的是次級資料,且全出於某一機構的看
        法,恐怕有失偏頗。﹙註八﹚
六、對理性主義對教會的影響過於急促。在一個基督徒組織「信望愛社」中
        有一組人就在檢討台灣教科書中的理性主義,與基督教信仰的衝突之處
        。游文並未能普遍觀察到當代台灣基督教會界的脈動,導致其結論不夠
        有力。對於理性主義的脈動與討論,亦未夠全面性。﹙註九﹚

肆、結論:對「基督教的屬靈觀」一文的評價

游謙先生的「基督教的屬靈觀」一文,在研究的前提上既已偏離基督教信仰
的核心,就難免在論述的焦點上未至竅門。在研究所引證的經文與解釋上,
又無法兼顧正反兩面的論述,並證明該文引用的正確與全面性,所以使得已
經扭曲的基督教信仰探討,更加片面。在論述上的過於簡陋,推演的過程亦
是瑕疵不斷,致使該文的結論也不夠有說服力。

對於該文被列入中研院研討會的論文,我相當驚訝。因為中研院既是台灣最
高的研究單位,在論文的邀請與選輯上,應該要有相當的理論探討與學術價
值。游文的目標的確是基督教需要再建構的一環,但是無論從理論研究、實
證分析,到結論推衍,都不夠嚴謹,學術上也不夠份量。游先生這篇論文若
想提到國際上的研討會,可能連受邀發表的機會都沒有。

由此可見台灣社會對基督教認識的不足,以及在這個領域學術研究能力欠缺
的事實。

我期待在未來能有更嚴謹,更全面的相關研究提出,以補足游謙先生「基督
教的屬靈觀」一文未完成的目的。

後語:幾個必須承認的事情

最後我想寫幾點看法,是一個誠懇的基督徒不能否認的:

一、迄今基督徒仍然沒有辦法找出一個歸納的,或是推估的靈療公式。然這
        不代表基督教信仰有所矛盾。在我們的信仰中有許多是我們不明瞭的。
        這是屬於神的奧秘,人不能參透。換個角度,若有這樣的公式,那麼基
        督教信仰豈不具有與巫醫類似的低等宗教特質。

二、聖經的確記載很多超自然的事件。基督徒不能全部了解這些事件的機轉
        ,但是這並不影響基督徒的信心。因為行法術、邪術、通靈、觀占等事
        情不但被神所禁止,也不是基督徒信心的源頭。

三、理性的確在當代的基督教會有其歷史基礎。但唯有人認清理性的限制,
        人才能謙卑的尋求真理。而當神親自的臨在,人才能體驗真理。

註釋

註一、歷史上天主教有這樣性質的機構。不過當代是否仍存此機構,以及其
            功能,仍須再進一步確認。
註二、少數有提出「鬼附」現象的基督教書籍,多是與心理治療有關的書。
            筆者手邊有「基督徒心理學」﹙中國主日學協會﹚,「心理與靈理」
          ﹙學園﹚。
註三、如基督教科學派﹙Christian Science﹚就不相信神蹟。關於這部分的討
            論,詳見「當代護教手冊」,p.83-109﹙校園﹚。其中包括對Bultmann
          「非神話化」的解經方法做了簡介。比較哲學性的討論,可見「基督
           教護教學」p.157-180﹙道聲﹚。
註四、次級資料的使用限制,請見Business Research Method一書 p.240-241。
註五、Bultman的解經方法可見其代表作「新約聖經與神話學」一書。中文簡
           介可見。對於他的評論與對後世基督教影響的部分,正反可見。他影
           響許多近代重要的神學家,但是他的解經方法亦被修正。反對的聲音
           亦存在至今。詳可見以下書籍「走向十字架的真理」p.127-159﹙風雲
           時代﹚,「當代神學辭典」 p.790-792﹙校園書房﹚,「神學名詞辭典
           」 p.216-219﹙改革宗翻譯社﹚,「現代思想的挑戰」 p.143-145﹙道聲﹚
           ,「基督教神學思想簡介」 p.201-216﹙校園書房﹚。
註六、筆者手邊有一本引起爭議的書,對「靈界」有清晰的描述:「靈界的
            默示」﹙橄欖基金會﹚。即使是這樣的書,也不要求基督徒追求「靈
            界的事物」。另筆者曾有一本「魔鬼的真面目」,也是很少見的描述
            靈界的事情。然這本書是高中買的書,一時手邊找不到。書中的訊息
            亦非要求讀者羨慕其中的趕鬼能力。個別基督教派追求這些事情的動
            機,亦決非僅是「羨慕異能」。
註七、關於基督的工作,一般基督教的書籍都同意是「傳道」。神蹟奇事只
            是方法。這方面的神學見解,可參考「系統神學」﹙永望文化﹚,「
            認識基督教教義」﹙校園書房﹚。
註八、關於「期待神蹟」與「神蹟個案」,可見校園雙月刊84年2月號的主題
            討論。其中有一些醫護人員見證的神蹟個案,可供參考。亦有正反的
            意見互相討論。
註九、詳細的內容,請參考註五所列書目。總言之,Bultmann的原始見解不但
            被反對者批判迄今,連他的後繼者也對他的原始思想做了修正。他的
            確有影響力,但也僅是一家之言。理性主義對教會的影響是另一個值
            得研究的大題目。

參考資料:

基督徒心理學  M.J. Sall,林恂,陸汝斌合譯,1994.12二版,中國主日學協會﹙台北﹚
心理與靈理    譚中嶽著,1990.4再版,學園傳道會﹙台北﹚
當代護教手冊  N.L. Geisler & R.M. Brooks,楊長慧譯,1994.6初版,校園書房﹙台北﹚
基督教護教學  A. Richardson,顏路裔譯,1988.2四版,道聲出版社﹙香港﹚
新約聖經與神話學 Rudolf Bultmann,陳俊輝譯,1989.10初版,永望文化﹙台北﹚
走向十字架的真理 劉小楓著,1991.9初版,風雲時代﹙台北﹚
神學名詞辭典   趙中輝編,1990.12再版,改革宗翻譯社﹙台北﹚
當代神學辭典   楊牧谷主編,1997.4初版二刷,校園書房﹙台北﹚
現代思想的挑戰 Carl F.H. Henry,余繼斌譯,1979.8二版,道聲出版社﹙台北﹚
基督教神學思想簡介 蘇恩佩著,1977.4再版﹙絕版﹚,校園書房﹙台北﹚
靈界的默示     孫大信著,1989四版,橄欖基金會﹙台北﹚
系統神學      任以撒,1998.10五版二刷,永望文化事業﹙台北﹚
認識基督教教義 B. Milne,蔡張敬玲譯,1992.1初版,校園書房﹙台北﹚
校園雙月刊    1995.2第三十七卷第一期。
天路歷程       John Bunyan,謝頌羔譯,1989.11香港十六版,基督教文藝出版社﹙香港﹚
獄中書簡       Dietrich Bonhoeffer,許碧端譯,1990.6七版,基督教文藝出版社﹙香港﹚
屬靈操練禮讚   R.J. Foster,周天和譯,1990.11十版,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香港﹚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  D.R. Cooper & C.W. Emory, 1995 5th ed, Richard D.Irwin(USA).

--
要放棄信仰不容易,但是要妥協於這世代卻不難阿!
                                               這是阿冠最近一年的信仰感想

--
    ※ Origin: 信望愛(bbs.fhl.net) ◆ From: 210.63.100.169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www.fhl.net]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