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psycho@cis_nctu (人性-神性。理性-感性),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對「慾望」的看法是基督教和佛教的一個 key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Oct  5 14:45:49 1994)
轉信站: cis_nctu

==>[Author]: osho@cis_nctu (小楊) on board 'religion'
^^^^^^^^^^^^^^^^^^^^^^^^^^^^^^^^^^^^^^^^^^^^^^^^^^^^

kkang 兄問了這個問題後,我以為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所以我想搞清楚這種問題的本質一下...:)

在佛法上,人的慾望是妄動無明,不能無我而有我執,因此而起各種苦,
所以在佛法上至少認為人必需去超越「慾望」的,因此就可能有一派思想
,認為要克制慾望,而有各種戒律,這些戒律的本質,多半是要反對而且
禁止慾望,而從慾念不起中去求得清淨。

但是在基督教中,人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而活,人活在社會上是非常
有意義的,人的一切所為是善的就是榮耀上帝。這種思想很容易成為:
我活著是為了上帝,上帝恩賜給我生命,我享受生命即享受上帝給我的
恩賜。飲食男女是上帝賜給人的自然諸事,今天我結婚,上帝賜給的,
我好好恩愛的的配偶,完成一美滿的家庭,我便榮耀了上帝。

在這兩種思考下,很容易可以比較出來,除非佛法面對己經有根器的人,
否則,佛法將優先要求克制慾念(若有人要舉密宗的例,要先想到密宗
可是非常強調要先有根器的),但對基督教而言,聖經上記載允許的,人
因慾望而來的快樂是上帝賜下的,豈能不好好享受?

我以為這是非常重畏的一點分別,因為從相同的思考方式,我們可以推出,
基督教視生活在現實中是要光耀上帝的,所以,今天我為了正義而革命,
我為了科學真理而對抗教廷,我為了絕對藝術而反抗社會風俗,這些思想
都是基督教式的思想,如果再有人說:基督教權威性的思想造成很多人被
宗教審判........我想這種論證實在是非常不了解基督教思想的『社會意
義』。

    再者,相同的思想去思考佛教徒,他們將不會像基督徒會在許多社會
生活上有太大的堅持,因為他們優先考慮到個人的修行,如果去堅持科學
真理的發現最後會導致對研究工作產生執念而不能無我,這種事情應當被
視為有害修行而絕棄。尤其如我上一篇回應 keyboard的post所言,再加上
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至少在中國的佛教徒,這一點更為明顯。

    從這些現像看起來,我們能得到什麼?我可不敢說我以上的分析是對
的,這要請各位高明予以指正了....:)

                                psycho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