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psycho@fhlbbs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人本精神之省思(宗教社會學研究):社會的反動(一)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Jun 18 18:08:45 1996) 轉信站: fhlbbs ★ ───── ☆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上發聲 ☆ ───── ★ ☆ 《南方電子副刊》 : 【 陳韻琳.蘇友瑞 】 副刊 ☆ ☆ ☆ ☆ 訂閱方法 ◎ mail sccid-gospel-and-psycho-request@south.nsysu.edu.tw ☆ ☆ ● subject:subscribe 以下空白寄出即可 ☆ ☆ ☆ ☆ http://fhl.ee.nctu.edu.tw/gospel_psycho ☆ ☆ 請儘可能 e-mail 連絡 d8232003@ccunix.ccu.edu.tw ,否則可能漏看信件。 ☆ ★ ──── ☆ 期待您與我們共享文化、思維、藝文與信仰的心靈 ☆ ──── ★ 人本精神之省思 ── 試解析社會對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反動 (一)總論:是思想改革?還是權力改革? 蘇友瑞 ===================================================================== 我一直在思考人本教育基金會在台灣社會現實情況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本」進行教育改革,最終的目的應該是什麼?我自己認為,教育 改革這種型式的社會改革,不完全等於政治改革。社會改革有兩種:一種 是「思想改革」,一種是「權力改革」。前者的目的只在希望社會文化有 新的思潮,後者是指:在改革的手段與目的中,是以獲得社會上的權力, 以便用來推行某種理想、理念、制度。很顯然的,政治改革,例如台灣爭 民主的過程中,從黨外到民進黨,是這種「權力改革」;而同樣風起雲湧 的「學運」,則是偏向「思想改革」。宗教改革可以算是合權力改革與思 想改革,而藝術史、科學史上的典範革命,多半是思想改革。 那麼,我們要把「人本」定位在什麼改革? 我確定女性主義革命的目的是偏向「權力改革」,因為男性與女性間 的剝削,不像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女性可以不需要男性的教導,而學生最 後仍然得被老師教導。所以女性必需爭取和男性相等的社會權力,因此我 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女性革命要做到什麼地步:修改法律、保障男女平等.. ....等等。 當然了,思想改革與權力改革之間有其交錯複雜的關係,這我們有空 再談。 不過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本精神這種幾乎是純粹思想改革的社會運動 ,似乎沒有像女性主義、政治改革一樣的「具體的改革目標與對象」,例 如說,要成立什麼法律才能保障學生權,根本不可能,學生權並不是簡簡 簡單單的成立法律再去做什麼就可以了,學生權的來源是:「他的老師要 積極的去關心他」,這種「關心」的非理性行為,絕對不可以形諸法律; 不然就要鬧笑話:憲法第XX條:凡是中國女性都要愛蘇某某......那就 太可笑了。 人本精神這種教育改革完全沒有『最終的』具體、現實的目標或對象 ,所以我們不能以評判其他社會改革的思考方式去面對人本的改革。 那你們會問我,我認為人本的改革目標要如何定位呢? 我無法清楚回答...........:) 思想改革是一種比較奇怪、非常不容易控制的社會變遷。我舉個例子 ,angelo(注:連線教育板上一位積極想獻身教育的老師)不是常常說他 支持人本的精神,但不支持人本基金會嗎?請容許我這樣比方: 假設angelo滿懷理想的要獻身教育,但是看到許多光怪離奇的現象, 非常痛心。他心裡隱隱有些理想,也隱隱知道教育的問題出在那兒,也知 道什麼可能是教育的正確理念。可是,沒有人提出來,他也沒有整理出他 的思想對外宣傳,或者說他心中對教育的理念還在萌芽,沒有茁壯。 然後呢,angelo兄聽到了「人本」這些事,他根據自己的思想、價值 ,自己判斷「人本」的作為是不符個人需要的,所以他不支持。 可是呢,「人本」所揭示的理念卻讓他產生共鳴:嗯!原來我心中對 教育的理念是如此暗合「人本」的精神,而且還在國外行之有年頗有功效 ......所以他就更能了解他獻身教育時要拿捏的角色與分際;他還是不贊 成「人本」,但是,最重要的幾個人本精神,在angelo的教育下,無形中 幫助了學生多人......。 那麼我們來想想這個例子:如果「人本」主要是進行思想改革,能夠 做到這種影響,是不是比「人本」本身受到的毀譽更重要呢?可不可能「 人本」被大家罵得死去活來,但是大家卻在批判「人本」的過程中,受到 「人本思想」(不是史英或「人本基金會」的思想,而是「人本主義的思 想」)的啟發,而間接影響了我們教育的環境呢? 我的意見就是如此,我對「人本」的評價完全是站在「思想改革」的 角度去評價,所以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出在媒體上常看到老師們對「人本」 之反彈有什麼基本的問題 ── 他們的反彈,基本上是搞不清處「人本」 是一種思想改革而非權力改革:「人本」在弒師、毆師案件發生時說:『 這是社會的責任,不是學生的責任』,這種意見是從『思想改革』的角度 去提出對台灣教育思想的衝擊。可惜的就是有許多人認為『主張社會要負 責』就是幫學生卸責,使老師權益受害......這是標準的『把思想改革化 約成權力改革』之謬誤,以為提出一種思想就是打算制訂相對應的法律來 進行剝奪。 從我觀察學術網路上連線教育板對「人本」的態度,這種「把思想改 革化約成權力改革」的謬誤真的是層出不窮! 面對這種處境,「人本教育基金會」會變成耶穌式的受難?還是另找 出路來抑制來自教師基層這種謬誤的反彈?我想我們除了默默支持外,似 乎也只能為之禱告了! -- -- ※ Origin: ★ 信望愛 BBS 站 ★ (fhl.ee.nctu.edu.tw 140.113.11.234)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fhl..e.nctu.edu.tw]7;40m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