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hxlin.bbs@twserv.csie.nctu.edu.tw (hxlin),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佛法正義(二)─身心的『緣起』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Fri May 30 01:15:12 1997)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nctu!news.cis.nctu!news.csie.nctu!twserv.csie 二、身心的『緣起』 佛教提出了『緣起論』,除了上述的價值以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觀照自 ^^^^^^^^^^^^^^^^^^^^^^^^^^ 己身心存在的複雜『緣起』關係。捨此而論『緣起』,那麼佛教也就真沒什麼奇 ^^^^^^^^^^^^^^^^^^^^^^^^^^^^ 特了;誠如以上所說,『緣起』不過是平凡無奇的道理,又何庸釋迦牟尼來嘮嘮 叨叨、多此一舉呢?前面曾經提到:「任何事物都是『緣起』的,包括人或任何 ^^^^^^^^^^^^^^^^^^^^^^^^^^^^^^^^^^^^ 生命本身的存在。」因此,我們的身跟心也都是由種種條件的聚合而形成的。以 ^^^^^^^^^^^^^^ 身體而言,它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基本上又是各種分子組成的。又,如果我們 要保持一定的建康和體能,就要不斷地攝取足夠的水份與養份,如此我們的身體 才能維持下去。更深入來觀察,我們的週遭環境也都不斷地在提供我們生存下去 的條件,諸如合適的溫度、適量的氧氣、沒有過多的有毒氣體、來自宇宙的輻射 線不致過於強烈、生態食物鏈的平衡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身體賴以生存的條件, 只是也許我們平常並沒有用心體會到而已。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身體確實是由諸 多條件配合而『緣起』的。 那麼「心」呢?我們的「感受」是怎麼生起?「感受」之生起一定有刺激其生 起的對象,例如聽到美妙的音樂,那音樂就是刺激美感生起的對象;親友分離的 難過,分離的情境就是刺激難過感覺生起的對象;至於有時候一種莫名其妙的情 緒不好呢?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將不難發現刺激這種複雜微弱負面情緒生起的對 象,其實是若干潛在的意念混雜著身體的一些微弱感受的產物。因此「感受」也 是『緣起』的。 「思想」是『緣起』的,因為我們的「思想」是從小到大所有生活經驗、刺激 互相作用下的產物。「意念」也是『緣起』的,「意念」是由前一刻的「意念」 、我們自身的「思想」、以及我們所意識到的刺激所制約形成的。至於「意識」 ,它也是『緣起』的。和「感受」一樣,「意識」是無法脫離對象而自己存在的 ,如果有人說他「意識」到「空」,那麼「空境」就「意識」的對象,因此「意 識」也是『緣起』的。以上對於「思想」、「意念」與「意識」只是作一些簡略 的分析,假若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作更深入及廣泛的分析,觀察它們究竟是不 是『緣起』的。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