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rhlu@fhlbbs (老Lu), 信區: BibleStudy
標  題: 人物查經:曠野牧人 ── 摩西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Sun May  7 22:35:26 1995)
轉信站: fhlbbs (local)

  曠野牧人 ── 摩西

      在創世紀和出埃及記之間有一段空隙,就是約瑟死後差不多約有三百年的這段
  期間,以色列人於埃及地生養眾多(出一 7);由於他們的勞力對法老十分有利,
  所以當約瑟去世後,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就把以色列人劃成了一個
  奴隸的民族,並且在一切的工上,都越發嚴厲地苦待他們(出一 12-14)。同時用
  詭計苦害他們,叫他們丟棄嬰孩,使嬰孩不能存活(徒七19)。『那時,摩西生下
  來....。他被丟棄的時候,法老的女兒拾了去,養為自己的兒子。摩西學了埃及人
  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徒七 20-22)
      大約經過四十年,摩西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看他們的重擔,見
  他們一個人受了冤屈。摩西因救同胞心切而殺死一名埃及人,他以為他的弟兄必明
  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後來,法老聽見這事,就想殺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
  便逃往米甸地,寄居在那裡。(出二 11-15;徒七 23-29)這時候的摩西,開始著
  他人生旅程的第二個階段,在米甸孤獨的曠野中,過著牧羊人的生活,牧養著他岳
  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出三 1)直到再過了四十年,有一日摩西照常領著羊
  群往野外去,在西乃山也就是何烈山的曠野,見到了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火燄中向
  摩西顯現的異象,呼召摩西出來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而進入了另一個眾所皆知
  ,帶領一個在埃及為奴的民族出了埃及的整個歷史過程。
      摩西在曠野四十年的牧羊生活,究竟整個過程如何﹖以及從頭到尾他的心態如
  何﹖抱怨﹖不順服﹖掙扎﹖....聖經上並未詳細言明。但當他在何烈山上,透過荊
  棘火焰的異象,得到神呼召他出來帶領他的同胞出埃及為奴之地時,可顯而易見的
  ,此時的摩西不再像少年時代那樣的自信了;他謙卑了,他遲遲不前,而且還做了
  各式各樣的推辭。耶和華吩咐摩西『你去召聚以色列的長老,對他們說....。他們
  必聽你的話。....』(出三 16-18)摩西回答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
  ,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出四 1)耶和華接下來以變杖為蛇、手
  長大痲瘋、甚至河水變血的神蹟,給摩西當作可以向以色列百姓證明是受神差派、
  呼召的印證後,摩西卻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你對僕
  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出四10)在耶和華對摩西說必
  賜他口才,指教他所當說的話之後,摩西這回又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
  打發誰去吧!」』(更深入的意思也就是『請你打發另一個人去吧』)(出四13)
  以至於耶和華向摩西發怒,安排亞倫成為摩西的代言人。(出四 14-16)經過四十
  年孤獨的曠野牧羊生活下來,學得埃及人一切學問並說話行事都有才能的摩西(徒
  七22),不再像少年時非常自信地相信自己是很有能力,一心覺得神要藉他的手搭
  救他的弟兄。或者少年時的摩西,被迫逃往米甸曠野時,心中曾納悶、埋怨、掙扎
  、甚至不願順服,為何大有學識才能的自己,大發熱心要為族人盡上心力、施展心
  中的理想抱負時,卻遭淪落為曠野中的牧羊人。心中或有萬般的不解、心思或有無
  數的無奈、心緒中或有無限的挫折與辛酸,摩西卻仍舊需要孤獨地在米甸曠野中牧
  養著羊群,難道這樣的生活就將成為他往後一生的寫照﹖在曠野四十個年日下來,
  磨掉了摩西的自負,也磨掉了摩西的傲氣;當他在何烈山上面對耶和華的呼召時,
  他所能說的卻是『他們必不信我、聽我』、『我素日不是能言的』、『請你打發另
  一個人去吧』。大有學識與才能的摩西,改變了。
      今日的您、我,是否也曾感到如此﹖神啊!為何如此﹖我有我的理想,我有我
  的抱負,我有我的計劃;我要有所成就,我要施展才能,我要達到我的目標,我要
  直往我所定的目標直跑。但﹖但....為何困住﹖竟被困在此﹖得放下計劃﹖得放下
  理想﹖得放下抱負﹖放下本是可以達到的﹖並非自己無能;但眼前的環境卻擺明自
  己似乎仍舊是一事無所成。心....已無力掙扎....已無力埋怨....卻仍感辛酸....
  卻仍感受挫,而只能說『算了吧!』。您、我是否曾感到如此﹖
      在摩西最充滿能力、理想、抱負,正覺得可以為族人、為神獻出他的智慧與才
  能的時候,卻被迫逃往孤獨的曠野牧養羊群。神在整個過程中的帶領,目的並不是
  要挫折他的志氣,並不是要折損他的自尊,並不是要打擊他的生命力。而是因為不
  夠,除非有更多的謙卑;不夠,除非有更多的柔和;不夠,除非有顆牧者的心放在
  摩西的心中。否則,帶領以色列出埃及的重任要如何面對﹖百姓四十年在曠野中對
  耶和華的悖逆該如何忍受﹖百姓四十個年日曠野遊蕩的生活又如何能照料、承擔﹖
  雖或摩西並不知道到底究竟是為了什麼,但相信藉著在四十年孤獨曠野生活的學習
  中,必然使他學得有顆牧者的心來,以備將來牧養那四十年在曠野中的以色列選民
  ──耶和華上帝的羊群。摩西四十年在曠野漫長歲月的過程背後,卻是為著耶和華
  更大的計劃與目的──帶領以色列出埃及,且四十年在曠野中牧養他們。
    是否相信神在您、我一生中各有奇妙的計劃與帶領﹖不管環境如何,您是否相
  信這位行事奇妙可畏的神終必要重用你﹖您、我是不是所面對的境遇,正像摩西在
  米甸曠野一樣地無奈﹖看看摩西,讓您、我來肯定地相信甚至在最絕望的逆境,祂
  也總絕不誤事。因,您、我正是祂所需要且所看為至重要的器皿。祂在您、我一生
  中確有奇妙的計劃與帶領!您是否相信﹖

--
每當老驢看到悅、稱之為『骨中骨、肉中肉』的
    便說『哇! 這是神的旨意、來自天上的感動 阮欲愛』
        有位名為老Lu的卻說
  『死孩子脯 不要把〞神的旨意〞這幾個字 隨便拿來就往自己身上亂套
            哪知道這真是來自天上的感動 抑是你自己的衝動』 
                               ∼阮是老Lu,不是老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