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gospel@fhlbbs (韻琳姐), 看板: problem 標 題: 校園非官方說法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Wed Jul 19 12:11:19 1995) 轉信站: fhlbbs 看大家說了這許多爭論的,討論的意見,好像以一個校園傳道人,維持沈默不是 辦法。(其實我也不是刻意維持沈默,只是做菜時把手指頭切掉一塊肉,不能打 字,就只好沈默了!)所以我分享如下一點感想: 一:「校園」內部正在經歷多元化震盪 想想看,一個快四十年的機構,若以十年為一期,已是老中青三代同堂了。這樣 的機構,若不讓年輕一代衝擊,一定快速老朽。校園正在經歷這樣的衝擊。我個 人算是年輕一代的「老者」,中生代的「年輕者」。我已經在很多地方跟校園傳 統大不一樣。我跟許多其他同工一齊衝擊著校園,質問校園的某些傳統,不斷問 :「為什麼?為什麼?」可是校園大當家饒哥從沒有想要把我們這些「不肖者」 趕出去的念頭。儘管饒哥也知道我的觀念若干點跟傳統很不一樣! 當大家將「校園」籠統起來看待時,倒底指的是什麼?對一個正步入多元化過程 的校園團體,指稱「校園」來起爭議,當然是太過抽象籠統的概念。會不會你們 所談的校園,是十年前的校園呢?我真的很難在大家的討論中,找到我個人的定 位。「校園」若是你們所談的「校園」,那我不是「校園」,我好像是長老會哩 !但我目前,應當還有一大段時間,的的確確是「校園」。這點大家有沒有想過 ? 二:關於「政治」 大家用了很多篇幅討論「政治」與「社會關懷」等議題。將校園與長老會化為對 立雙方。現在我是一個校園人。我又出現無法定位的困局了。我從來沒有跟長老 會對立過。事實上,我那篇在網路上曾引起轟動的中篇小說「失根的樹」,裡面 的基督教縮影,正是長老會背景。我曾受邀去「更生」全省性的退修會做演講, 在那裡認識好些長老會長輩,政治受難者,我在演講中誠懇表明我的成長背景, 一個眷村長大的外省第二代,一個渴望實踐信仰關心台灣未來的年輕人,我並未 因此受到排斥與不接納。但是,我在校園從不諱言我的觀點,我也未曾被校園斥 為異端。 我必須要很嚴肅的提出一個問題:今天大家將長老會與校園對立起來,是不是一 種「意識型態」的對立─台語與國語,本省與外省,民進黨與國民黨(或新黨) ,獨立與統一?大家自動在心中化約種種名詞。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大家都去政 治版吧!因為我們「沒有本錢」討論信仰。我們連超越這起碼的分化的能力都沒 有。請注意!!我沒有鎖定任何一方在指責。我對雙方立場,都一樣的看到這個 危機。 如果大家要嘗試避免這種化約,很簡單,拿我做例子。嘗試在討論中「把我定位 」。我可以保證,你們將無法用「校園」VS 「長老會」的公式! 我渴望在每一個人堅定的關懷與堅定的立場中,有一種信仰超越的力量。這才是 真正的民主與包容的典範。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世界還有誰做的到? 容許我對在「校園」中長大的孩子們更多的要求,因為我對「校園」長大的孩子 有更多的機會付出。過去的恩恩怨怨,要停在我們的身上。 三:關於神學 神學是信仰回應時代的新表述。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新可能。一個神學配稱為 典範,不是因為它完全無誤(我目前尚未看到有這樣的神學),而是因為它在那 時代起了作用,使信仰活潑起來。 從這角度理解,當然我對解放神學持肯定態度。但是!!我說我從未看到過完全 沒有後遺症的神學立場。 今天校園要建構「整全福音觀」,也就是表示了解放神學,對於關懷社會,不是 可以完全引用的神學立場。「整全福音觀」是否是標準答案?我絕對否認。我說 過沒有絕對無誤的神學立場,誰想自以為建構了無誤的神學,誰就以為自己是上 帝。 既是這樣,何不大家一齊來討論神學建構中的優點與缺點呢? 長老會走的是實踐神學的路。實踐神學大師尼布爾說:信仰基督者永遠需要脫離 自身,嘗試以超越信仰的力量,來批判自身。但是,這點卻總是為身陷社會實踐 者所忽略。 我們做不做的到批判自身?做不到是因為不願意, 還是因為沒有能力? 我贊成 pkl 所說的,站在神學立場上說話,並持開放態度,容許別人批判,並有能力自 己批評自己。這能不能是我們的起點呢? 我擔心的是,正是因為大家對信仰建構的體系根本一知半解,所以才會出現隨便 化約吵來吵去的現象。既是這樣,身為基督徒意義為何? 四:挑戰 我一向認為,新竹地區最有信仰合一的可能。各種派別在面對時代挑戰福音挑戰 時,最有可能攜手合作。因為新竹地區有原住民,客家族,外省人,本省人,還 有在美居住多年返國的留學生。至少在新竹,靈恩派與校園竟然多年來一齊籌辦 福音夏令會。而網路,本就是最可能超時空,彼此深入接觸的機會。 我們如果真要這樣分化下去,新竹將變得也不可能,網路也就成為分派系的籌碼 。 因此我提出挑戰: 1. 對我們的信仰提出完整的體系建構, 在此基點上談我們對政治對社會對歷史 對苦難的看法。如果不能!請加油!如果我們是沿用被教導出來的體系,請消化 吸收成為自己的,然後用平實易為人瞭解的方式說出來。 2.容許別人批判!因為沒有誰真的是完整無誤的。 3.勇於批判自己。做真正的大智者。 4. 面對個人的社會的時代的世界的需要被拯救, 大家在神的榮耀中彼此接納彼 此包容彼此成全,努力合一。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