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Posted By: Jacky (哲奇) on board 'problem'
Title:     面對宗教問題的習慣
Date:      Tue Mar  7 16:29:06 1995

  在這個〞問題版〞上我有時會將連線 BBS 宗教版上的問題轉貼過來,主要
是希望一些有志於網路福音工作-特別是要上宗教版的弟兄姊妹能漸漸地開始
了解網路工場及連線宗教版上的人會問的問題,也很高興如 gilbert、fss
等弟兄姊妹常注意這些問題,只是有些可惜的就是大家都提到了自己看過、
聽過的東西,卻只有略略提一下,對我這樣很想知道進一步的說明的人不免心養
難熬了。
  其實在面對各樣的人所問的各樣的宗教問題,不論善意或惡意,並不一定要用
嚴謹的邏輯論理或者照一些網路老手的方式,我覺得大家來到這個站都表現了不同
的恩賜,只是似乎習慣做一個看文章的人,所以不免顯出老是那些人在回應、寫文章
,我相信您看過的屬靈書籍或聽過的講道其他人不一定聽過,我想大家來到這個站
想要服事時,正是可以補全原來同工的不足和軟弱,加上現在開始進行初步的分工,
這石就十分期待大家的加入,尤其來到問題版的弟兄姊妹(呵呵!來到這個版的都是
人才),我在這裡向新來到網路工作的同工們提出一個小小的建議,可否在面對
一些問題或值得討論的主題(無論有沒有人提)時,您試著養成一個新的習慣成為
一個寫文章的人,直率的(當然要有愛心和同理心嘍!)些出您所知道的,與大家分享
您所知道的,不但使看的人得益,也可以整理直接 post 上宗教版,可以在宗教版
這樣的戰場上 一起同工、減輕原來同工的負擔,更重要的是,
   為這個網路福音的基地儲備兵器 - 守住主的真道!

也許我們在網路上比您久,也許我們沒有時間很用力的邀請大家參加各項事功,但是
請大家不要妄自菲薄,因為有太多力有未逮的地方需要不同特質的弟兄姊妹來補足,
只要您踏出簡單的第一步:開始寫一些文章、回應一些問題。

以下是最近在連線 BBS 上一個人 iqboy 對 lk 的回應,大家可以看一看,這樣的人
其實在宗教版不難遇到,若您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情況,可以直接上連線宗教版去看看。
----------------------------------------------------------------------------
發信人: iqboy.bbs@indian.ice.ntnu.edu.tw (Title:     Re: iqboy的憤怒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Re: iqboy的憤怒!
發信站: ICE-BBS (Mon Mar  6 19:08:11 1995)
轉信站: phoenix!bbsroute!news.csie.nctu!netnews.ntu!iceBBS


  我想基督教在台灣會引起如此多人的非議,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要不要拿香拜祖
先"這個問題上引起很多守舊派(包括我)的無法認同. 事實上這個問題在兩百年前天主
教剛傳入中國時,當時的傳教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更進一步說,天主教能夠在傳入一個
民族的同時,兼容並續該民族傳統信仰中好的質地. 反觀基督教並非如此,該教一直不
肯在"拿香祭拜祖先"的問題上做出絲毫的讓步,更甚者,在許多屬於中國傳統的節日,像
清明,除夕夜等,刻意安排了活動,似乎有與其抗衡的意味. 試問: 除夕夜是大團圓的時
候,為什麼非要安排演講活動? 如果家人不是基督徒,而你因參加了教會的活動,這個團
圓夜是否對家人來說有些許遺憾? 也許有很多基督徒可以在這個問題上處理得很好,但
卻少見基督徒拿香祭祖的,難道拿香祭祖有多大的罪嗎? 諾亞一家亂倫,未見上帝懲罰,
何以拿香拜祖先的罪就大過亂倫之罪?

我從小就常往教會跑雖然主要的目的是去吃餅干,卻多少也聽進了一些聖經,當時無法
判別對或錯(事實上根本沒有想過要去判別),長大才發現聖經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以
及應用在生活中的一些格格不入. 聖經無法解釋為何有人生而富貴,有人出生貧賤,

而後知禮義", 如果您出生在一個饑荒的戰亂的時空下,給你一本聖經,你會去實踐嗎?
同一個人,如果生長在衣食不缺的環境,或許可能成為偉大研究聖經的學者. 在這裡我們
看到上帝給每個人的立足點不同,卻要求要有齊頭式的表現: 相信神的存在!! 這個神多
不公義啊!! 相信神的存在,對您也許很簡單,對一個非洲難民,聖經的價值卻遠不如一條
麵包.

 身為一個非基督徒,我很訥悶,為何基督教會間會彼此攻詰? 長老會與浸信會都會告

訴自己的信徒不要到對方的教會去,儼然一種視自己為正統的優越心態,不是同樣都信
奉同一個神嗎? 上帝若有知,該如何看待?

  聖經也是人寫出來的,觀念上自然受到當時那個民族的文化所影響. 諸如亞當夏娃
的故事,一根肋骨創造了一個女人,諾亞方舟...等只能視為猶太民族的傳說,就好像
中華民族傳說是龍的後代一樣,當做神話故事聽聽可以,要當成生命中的信仰則未免流
於迷信,若要進一步引入當成自己的文化,該去敬拜的祖先不去敬拜,反而認為亞當才
是自己的祖先,這不是"認別人的爸爸當爸爸"嗎?


Posted By: Jacky (哲奇) on board 'problem'
Title:     Re: 面對宗教問題的習慣
Date:      Tue Mar  7 21:38:33 1995

==> 在 gilbert (阿冠) 的文章中提到:

嗯,的確辨贏又如何?在上了網路一陣子後也就不會意氣用事了,我不像
您學辯論的對抹黑的手段很清楚,當初寫了些比較情緒化的東西..
其實我也不喜歡辯論,一方面對人的靈魂的負擔沒那麼重,也沒有深深
的感受天父對他們的愛,我大可管他們去死的,只是因為網路是如您所說,
看的人多,看的人多多少少會受無神論或敵基督教的關念或世界觀所影響,
我想在適度的釐清信仰之外,也是向大家傳出基督徒的聲音。

也許這是基督徒走出教會的四面牆的一步吧!


其實也不見得會誤事啦,因為有時就是極度缺乏稍有水準的東西,像講前世今生
的東西若有人稍懂一點經神病學和心理治療的,就可以把不少東西弄清楚,而不
必一堆門外漢在揣測,有人大吹法螺,我們擺上一點不是很好的東西,
可是可以為後來的人提供可以踩著看的更高的肩膀。

我相信大家可以彼此補足,在做中學習。


呵呵!這個版另一個目的也是大家可以自己基督家理討論呢!所以請不必客氣!:)

Posted By: kkang (老康) on board 'problem'
Title:     Re: 面對宗教問題的習慣
Date:      Tue Mar  7 23:32:38 1995


  我想只要參與過宗教版的人應該會有很多收穫,沒捨好印象也是正常的,在
耶穌時代又有幾個 領袖 對耶穌有好印象,反而那些罪人認真學習。

  有人在宗教版看見福音,有人得造就,這些往事有誰知道?吵吵鬧鬧豈是過去
宗教版的情景呢?是不是有更多的反省出來。

  在宗教版為何有爭論?簡單的說:台灣教育失敗的典範。

不知道有多少人瞭解我所說的呢?如果不瞭解我所說的,我只能說:要去愛人
要去實踐信仰,學習耶穌道成肉身的精神。

  當宗教版吵鬧發生時,有人就說:辯論有何用?有人卻說:這是科學萬能作祟
的原因。同樣是觀察員,卻有不同的結果。

  這正如耶穌講一句話:我來不是.......乃動刀兵......
不同的觀察員有不同的聽見?難怪耶穌常講要仔細『聽』,網路事工需要『先知』
,不是觀眾而已,這種先知是上帝感動猜派的。

   值得大家深思:)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