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KUAN.bbs@bbs.cs.nccu.edu.tw (官樣文章),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中時開卷]書評:海耶克論海耶克(王卓脩)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Wed Sep 29 12:24:32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news.mcu!news.cs.

海耶克論海耶克

海耶克著,李華夏、黃美齡譯,遠流出版公司,
經濟學

☉王卓脩(政大經濟系副教授)

  當光陰的手書輕輕地闔起它為二十世紀所留下
的絢爛篇章時,那未乾的生命墨跡中將存留著對
一些偉大心靈的生動刻畫,在人文思想的領域裡
,佛里德里希 奧古斯特 馮 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無疑地將是歷史的記憶中永
遠鮮明的一個不朽圖像。

  在幾乎是兩倍於他人的學術生命中,海耶克一
直維持著豐富而多產的創作生涯,從對景氣循環
與經濟學研究方法論的省思、在倫敦政經學院對
成本概念的大辯論及對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思想所抱持的異議、對知識之所以為用
的理解、《到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
對社會主義與政府干預的嚴厲批判、乃至於《感
官秩序》(The Sensory Order)對人類理性思維
內涵的深刻檢視,海耶克不斷地創造出屬於他自
己獨特的思想高峰,在嚴謹的脈絡下,這些高峰
與同為奧國學派之孟格(Carl Menger)與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等前輩的思想,共同串成
二十世紀(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骨幹,護衛著
他所身屬的這個時代之精神生命。但海耶克並不
僅屬於這個時代,他的自由思想固然將持續透過
繼往開來的思想家不斷在人類文化發展的可能歧
路上提醒我們,他的一些諸如自由銀行體系(free banking)
、社會秩序的自發性(spontaneous order)與人
類行為不可預測的複雜性(complexity)等創見,
也將在電腦科技更為成熟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中,
讓我們持續感受到他思維力量的衝擊。

  要真正了解這位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思想界
巨人,當然閱讀他的原著是無可替代的一項功課
,然而這樣的要求對於掌握文字之能力越來越薄
弱的新一代年輕人、或是有興趣對海耶克的思想
做進一步接觸的非相關領域專業人士來說,還是
頗為艱難的,但是《海耶克論海耶克:對話式自
傳》一書的問世多少彌補了這個缺憾,中文譯本
的兩位譯者李華夏教授和黃美齡小姐精確與流暢
的譯文(瑕疵處並不多),更成功地幫助國人克
服在英文閱讀上的可能障礙。本書的鋪陳方式相
當有趣,「導讀」部份是原書兩位編輯之一的克
雷斯吉(Stephen Kresge)對海耶克之生平與思
想所寫的大略介紹,可以說完全是後面四部份主
文的縮影版,讀者在此可以對海耶克其人其事與
其思想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後面四個部分則分別
依照海耶克在不同時點上的生命經歷做比較深入
的描述,每一個部分都交互穿插海耶克本人的自
傳筆記內容,和不同的訪談者在不同的因緣下對
他所進行的訪談記錄,自傳筆記的部分讓讀者們
可以對他的生平有一個深入的認識,幾位訪談人
則稱職地點出海耶克在思想的發展與創作上的一
些關鍵點,來讓當事人做第一手的陳述或澄清,
這樣的安排讓本書成為所有想要認識(古典)自
由主義內涵、或是海耶克與他所身處時代的背景
之讀者,所不能忽略的一本既有趣也極重要的讀
物。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