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KUAN.bbs@bbs.cs.nccu.edu.tw (官樣文章),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轉貼]談階級分析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Thu May 20 13:54:33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ctu-gate!news.nct

※ 本文轉錄自 [KUAN] 信箱

作者: KUAN.bbs@TWserv.csie.nctu.edu.tw
標題: [轉貼]談階級分析
時間: Mon Mar  8 01:56:09 1999

發信人: Yute@TWserv (南方的風), 信區: philosophy
標  題: [轉貼]談階級分析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Fri Mar  5 00:51:56 1999)
轉信站: TWserv


     【 本篇文章原是由 Yute 於 labor 板所發表 】

發信人: Yute@TWserv (南方的風), 信區: labor
標  題: [轉貼]談階級分析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Thu Feb 11 03:11:09 1999)
轉信站: TWserv (local)

轉貼自苦勞網,http://192.192.148.27/

(唉,這是我覺得苦勞網近來少數佳作之一)

談階級分析

何青

    「經濟決定論」和「唯經濟主義」,光從經濟看問題,都不是馬克思主義的觀
點。因為每當馬克思論及任何經濟的要素或範疇的時候,都不是栺一個單純、孤立
的經濟現象,而是從社會整體來考慮的。每一個經濟的概念,同時也有政治的和意
識型態的意義在裡頭。

    做階級分析的時候,經濟的層面基本上決定階級的位置,政治的或意識型態的
層面則決定階級的立場;階級的位置是客觀決定,階級的立場則是主觀能動的,有
主體的因素在裡面。所以在不同的事變裡面,不同階級會採取不同的立場,同一個
階級也可以採取不同的階級立場。例如抗日戰爭時的中國資產階級,有些親日,有
些抗日。毛澤東在分析這個現象時,就認為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這個資產階級的分
層會採取抗日的立場,這個立場是所有中國各階級都有的立場,所以共產黨制定了
一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聯合不同的階級在共同的立場上統一起來抗日。

    做階級分析要做社會調查,瞭解某一個社會的階級或者階層,為何會採取某種
政治的或階級的立場。例如我們透過社會調查,在大罷工的事變中,我們可能會瞭
解小資產階級、技術人員、工程師會不會站到罷工工人的立場支持罷工。這是階級
分析很重要的策略意義,而不是像西方的社會學,從社會的某些因素,從一些條件
,找些資料做統計,來分纇分格子。目的是解決矛盾要對鬥爭的策略產生影響,作
為策略上的運用與考慮。做社會調查不是調查所有的社會關係,重點是調查對立的
、矛盾的關係,為了提供鬥爭時制定策略的根據。一般社會學的依照收入所做的分
析,相形之下就沒有意思。例如勞資之間的對抗性關係,就是社會調查的重點,收
入就不重要,因為它沒有對抗性的意義,不是對立的矛盾,所以,若不是調查對立
的或對抗性的矛盾的社會關係,對鬥爭策略沒有意義,這不是階級分析。

    資產階級革命之後,資產階級把自己的想法硬塞給工人階級。例如民族主義,
就是資產階級的玩意兒,是商品交換裡市場問題產生的,但是資產階級卻把民族主
義帶到工人中去,讓工人階級為了資產階級的民族主義去拋頭顱灑熱血;很多資產
階級革命就是這樣,但後來成功了,由資產階級掌權。有人說,如果由無產階級來
領導就不會這樣子。這真是書呆子的話。假設,無產階級主導、帶領資產階級進行
民族民主主義的革命,建立了一個無產階級掌握的政權,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新
民主主義」革命,這種革命是否可能?很多人相信中國革命的成功是因為新民主主
義,對這一點我是有保留的。我並不相信中國革命成功,是由於新民主主義,因為
「無產階級領導」這幾個字的有問題;有些人把這一套搬來台灣或其他地區,認為
可以用民族主義,台灣的工人階級作為領導,團結社會各階級,推翻外來統治的國
民黨。這一句話,就有一百個問題在裡面,例如:台灣的無產階級如何取得領導地
位?如果台灣無產階級已經取得了領導地位,那麼為何還要去宣傳資產階級的民族
主義?不是自己找麻煩嗎?因為民族主義會使工人間自己分裂不團結,尤其是「台
灣民族主義」,立刻會引起工人間的懷疑和不信任。另一個問題是「二階段論」的
革命的提法,似乎是要等到無產階級掌權以後,再進行適合於無產階級的革命,這
個更是荒唐,這一類的說法是資產階級設計來誤導台灣工人階級的說詞,同時也是
誤解了中國革命。

    中國革命是為了反對「三座大山」,就是反對「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和
「封建主義」。反封建就是反地主反買辦,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任務,反買辦、反官
僚,其實也是在反對資產階級,這是帶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就算是在統一戰線
時期,共產黨也不只是要進行資產階級的革命,而是為了各階級共同的利益不得不
團結在一起。即使如此,資產階級仍然是不情不願地、半心半意的抗日,這從國共
合作的歷史可以看出來。所以中國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在進行資產階級的民
主革命,但也同時在進行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並不是兩階段,而是一階段。
兩階段事實上是叛徒理論,陳獨秀理論。有些人說獨立也是兩階段論,什麼先爭取
台灣獨立,再解決社會結構的問題,說什麼台灣不獨立什麼都別談,這些說法都是
要台灣工人先去衝鋒陷陣。

    我們從階級分析,可以分出「聯合戰線」的策略和「統一戰線」的策略。聯合
戰線是對同一個階級立場的不同團體和利益集團進行的聯合策略;對不同階級的團
結,就是用統一戰線的策略。統一戰線的策略是又有聯合又有鬥爭;聯合戰線則是
以批評和自我批評來進行的,其中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毛澤東稱之為「人民
內部矛盾」,所以解決的方式是從團結出發,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對知識份子應
該說是從團結出發,先進行自我批評,然後才是批評。統一戰線,是有批評有鬥爭
,有團結,也有孤立,這也是毛澤東說的階級的、革命的路線問題。

    在台灣,比起當年中國革命時的階級分佈更加複雜,有更難以觸及的問題,尤
其是在涉及國際資產階級,因此對台灣的階級分析應該做進一層的調查研究,不能
粗暴、過分簡單地用「買辦資產階級」的概念,來把國際資本對台灣的影響簡單地
概括,而且同樣地對台灣本地的資產階級,也不能用「民族資產階級」來概括,這
些都會對台灣鬥爭的策略產生很大的錯誤,而帶來可怕的失敗或者徒勞無功。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