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KUAN.bbs@bbs.cs.nccu.edu.tw (絕對零度),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轉錄]legality 和 legitimacy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Tue Mar  9 14:12:01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freebs

※ 本文轉錄自 [KUAN] 信箱

作者: KUAN.bbs@TWserv.csie.nctu.edu.tw
標題: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時間: Mon Mar  8 01:54:19 1999

發信人: danyc@TWserv (siankak), 信區: philosophy
標  題: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Wed Feb  3 16:26:30 1999)
轉信站: TWserv

請問
英文的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的中譯為何?
在劉北成譯的"合法化危機"書中
將 legality   譯為正當性
   legitimacy 譯為合法性
正確嗎?

發信人: KUAN.bbs@bbs.cs.nccu.edu.tw (絕對零度),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轉錄]Re: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Tue Mar  9 14:12:18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freebs

※ 本文轉錄自 [KUAN] 信箱

作者: KUAN.bbs@TWserv.csie.nctu.edu.tw
標題: Re: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時間: Mon Mar  8 01:54:38 1999

發信人: heidegger@TWserv (哲學學徒), 信區: philosophy
標  題: Re: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Wed Feb  3 18:25:50 1999)
轉信站: TWserv

  根據我的理解,
  他這樣的譯名是有問題的.
  剛剛好顛倒過來.
  legitimacy才是正當性,legality才是合法性.

  Habermas在他的《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之中,曾經對正當性下過他的定義.
  我把這一段抄下來:

  By "legitimacy" I understand the worthiness of a
  political order to be recognized.
  The "claim to legitimacy" is related to the social-
  integrative preservation of a normatively determined
  social identity.
  "Legitimation" serve to make good this claim,that is,
  to show how and why existing(or recommended) institutions
  are fit to employ political power in such a way that
  the values constitutive for the identity of the society
  will be realized.

  ---Habermas,1979,Beacon Press,p.182-183.

  正當性關乎人民是否認同於這樣的政治秩序.
  它是社會整合的最終基礎.
  而合法性則僅僅是對於法律秩序的遵行而已.
  它是比較技術性的.
  Habermas認為西方國家有缺乏正當性的危機,
  而不是缺乏守法的精神....
  兩者搞混,就差多了.....
==> 在 danyc@TWserv (siankak) 的文章中提到:

發信人: KUAN.bbs@bbs.cs.nccu.edu.tw (絕對零度),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轉錄]Re: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Tue Mar  9 14:12:31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freebs

※ 本文轉錄自 [KUAN] 信箱

作者: KUAN.bbs@TWserv.csie.nctu.edu.tw
標題: Re: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時間: Mon Mar  8 01:54:58 1999

發信人: odyssee@TWserv (ody), 信區: philosophy
標  題: Re: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Thu Feb  4 06:17:49 1999)
轉信站: TWserv

===>在 danyc@TWserv (siankak) 的文章中提到
剛好相反
legality是合法性
legitimacy是正當性

參考一下最近寫的
談Carl Schmitt論合法性(Legalitaet)與正當性(Legitimitaet)

資料:

德文原典:Carl Schmitt, Legalitaet und Legitimitaet, 3. A.,
Berlin 1980 (1. A. 1932)
中文二手:蔡宗珍,合法性與正當性的辯證,刊載於當代雜誌124期,
頁18-31.

1.主旨

Schmitt 此書的主要基於國家類型─立法國、司法國與統治暨行政國
與其內在邏輯─正當性基礎,論證德國威瑪共和的議會立法國 (der
parlamentarische Gesetzgebungsstaat)如何因為內在設計的不當而
陷入危機。

2.概念

Schmitt 將合法性與正當性對立起來,但是兩者不是排除關係,因為
合法性是民主正當性的一種類型。正當性又可區分為「王朝的正當性」
與「民主的正當性」兩種。

3.論證

a.合法性的意義

合法性是立法國的正當性,其意略為:在立法國中,所有國家權力的行
使必須具有法的基礎,此處法(Recht)= 法律(Gesetz)=由人民代表所制
定的國家的規則。嚴格區分法律與法律的適用,立法者是國家的最高權
力者,其他的權力來自這個最高權力,其行為是法律的適用。

b.合法性的前提

合法性不是沒有前提的,法律來自議會的制定,議會的決議實質上必須
能夠等同人民的意志的表現,而且要合乎正義的要求,在程序上必須要
保障少數取得多數地位的平等機會。

c.立法國的危機

立法國的危機在於合法性體系無法保障其前提,意即立法國會產生議會
決議不等同人民意志、違反正義或是阻礙少數具有公平的機會取得權力,
這三種可能。

除此之外,威瑪共和立法國的正當性,還受到三種異質正當性的威脅─
三種非常態立法者:

1)威瑪憲法的第二部分,是與第一部份不相容的第二部憲法,裡面有許
多實質規定,限制立法者的權力與最高性。

2)公民投票的規定,造成公民投票的正當性對抗議會的合法性。

3)總統具有的緊急命令權,行政國的措施可以對抗議會的立法。


4.問題

威瑪共和的崩解可以用這種內在邏輯矛盾的方式來說明嗎?

發信人: KUAN.bbs@bbs.cs.nccu.edu.tw (絕對零度),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轉錄]Re: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Tue Mar  9 14:12:53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freebs

※ 本文轉錄自 [KUAN] 信箱

作者: KUAN.bbs@TWserv.csie.nctu.edu.tw
標題: Re: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時間: Mon Mar  8 01:55:16 1999

發信人: lencelot@TWserv (自由民的聯合), 信區: philosophy
標  題: Re: legality 和 legitimacy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Mon Feb  8 14:42:52 1999)
轉信站: TWserv


==> 在 Yute@TWserv (反省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傾幼稚病) 的文章中提到:

    其實,在古典馬克思主義的脈絡底下
    [合法性]和[正當性]的區分是所謂的資產階級知識份子愛玩的把戲
    馬克思主義者一律翻譯成[合法性]

    可能[我的理解],馬克思主義並不認為一個政權[或是一種宰制]
    有何天生的,命定的律則

    例如,"天賦人權","人人生而平等"之類的口號
    都不能當作一種天經地義的法則而接受
    因為,在資本主義的體制之下,許多人在高唱人權的價值時,往往形而上地落入
    一種玄想之中

    馬克思則認為還要繼續地追問和批判
    宰制的前提和條件是甚麼?
    他在[資本論]中作了示範

    當我們高唱人人生而平等時,我們的社會卻是以不平等的形式運作的
    用馬克思的術語來說
    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生產關係,它是以人人平等作為前提
    資本主義作為一種宰制型態,卻是以勞動的分裂,利潤與工資的對立,資本家和
    工人的對立為前提的.

   "階級鬥爭"在理論上就是對資本主義宰制型態前提的取消

      大家可以看當代雜誌有一期專題中的文章
        孫善豪[馬克思對於合法性的批判],我上面的說法是抄他的論點的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