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奧丁大神"回到上一層,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Re: 請解釋涵義 (尼采的意義心理分析) 發信站: Valhalla (Thu Sep 3 10:31:19 1998)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news.mcu!news.cs. 天藍 wrote in article <3QK8Lb$pmM@will.m1.ntu.edu.tw>... > 考夫曼(W. Kaufmann)說, 尼采是一個心理學家. 佛洛依德(S. Freund)的很多概念也從尼采處而來. 因為他對意義作出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心理分析. 尼采是著名的反形上學家, 他一向反對哲學史上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 稱之為真理(Truth)的論點 - 從柏拉圖開始, 西方哲學的終極關懷都建立在一個超越的世界上: 從柏拉圖的理型世界(Ideal World), 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的天國, 或是康德(I. Kant)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 都在指出我們的世界是虛妄的, 有一個更真實的的世界存在(如果不瞭解這方面, 便完全不能瞭解尼采的破壞性). 尼采指出, 人認為虛無(世界上沒有意義存在)是可怖的, 人不能忍受沒有神, 真理, 正義的存在(如果閱下曾有看過浮士德(Faust), 其中一幕是說浮士德在可以追尋的東西都追尋完後, 失去生存的意義而欲自殺), 是生存意志(der Wille zur Leben)的表現(參閱叔本華). 人為了克服虛無, 建立了一套大的真理體系, 是為了忘記虛無的存在 - 尼采認為人世本是虛無(他推倒意義主要是用三個方法: 永劫覆返(Etheral Recurrence), 道德的系譜學(Genealogy), 重估一切價值(Revaluation), 一切所有的真理是心理作用 - 他的名言: 實在已被降為單純的表象(appearance), 而一個完全虛構的世界卻被尊為實在 - (Anti-Christ). Pain is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joy - I mean, it is not the opposite of joy. If the essence of "joy" has been designated correctly as a plus-feeling of power.....There are even cases where a kind of joy is conditioned by certain rhythmic sequence of little stimulations of displeasure: thus a very fast growth of the feeling of power, of the feeling of joy, is attained.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尼采認為意義不在虛幻的世界. 他用心理的方式去解決意義的問題, 人追尋意義是一基於恐懼虛無的不充實感, 尼采重新提出古希臘的悲劇精神(正確的說法是酒神Dionysus神精), 如古希臘悲劇角色(如伊底巴斯Oedipus)般, 在我們身處的世界上勇於面對虛無而產生的悲壯心, 正是對抗虛無世界的力量, 產生出我們的意義, 因此, 他強調真理是在恐懼中, 因為世上無真理, 真理只是在我們心理的一個作用 - 充實感. 拙人才疏, 如有不當, 請指正. 然而, 假若閣下是初學哲學的話, 由於拙文專有名詞頗多, 有不明白的地方, 請繼續聯絡. 不才認為尼采的入門書不應為<查拉斯圖特拉如是說>(太深了), 原文的話, 快樂智慧(或譯快樂科學Froene Wissenschaften)會較好, 但說真的,作為一個非哲學系的學生(如我), 始終不認為原著是入門的方法(如有人指導別論), 尼采有一本不錯的中文入門: 陳鼓應<尼采新論> -- 奧丁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