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sze.bbs@bbs.cs.nccu.edu.tw (瞬牙),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笛卡兒哲學的意義和影響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Fri Mar 19 20:31:50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freebs


   如從現代哲學的觀點評估笛卡兒哲學的理論價值,我們可以說,笛氏的根本思想多半
   已被修正或超克;但從哲學的觀點來看,更重要的是笛氏哲學所留下的影響幅度問題
   。大致可分四點予以論述︰   (參閱傅偉勳<<西洋哲學史>>)

   (一) 嚴密學的理念

        笛卡兒所謂『普遍數學』的構想,乃是為了建立絕對可靠的『學的哲學』;笛氏
        同時深深了解到,嚴密學的建立需要一種工具或即方法論的基礎。笛氏這種理性
        本位的『學的哲學』與方法論奠基的雙重探求,乃奠定了近代歐洲哲學的發展趨
        向。絕對嚴密學的建立乃是近代歐洲哲學的首要特色,直至今日,這種探求態度
        與方向迄未改變。舉例來說:邏輯經驗論、科學哲學、以及語意學的結合,曾在
        1930年代以支加哥大學為中心,醞釀而成勢力雄厚的科學整合運動,志在建立統
        一性的科學語言與完成統一性科學(Unified Science) 體系的理念;英、美哲學
        家亦多在此一思想氣氛下進行哲學思索的工作。另一方面,胡塞爾所開創的現象
        學一派則通過現象的意識分析,企圖建立『無假設的哲學』(Presuppositionless
        Philosophy)或即『第一哲學』,而以『現象的方法』(Phenomenological
        menthod)為唯一最普遍且根本的哲學方法。胡氏現象學亦如科學整合運動,影響
        波及四方,不但賦予海德格、沙特等人的實存哲學以方法論的奠基,同時在社會
        學、人類學、倫理學等方面都開拓了新的研究趨向。『學的哲學』理念與嚴密的
        方法論奠基之所以形成近代西方哲學的根本特色,原是淵源乎笛氏『普遍數學』
        與哲學方法論的獨創性反省,在哲學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

   (二) 意識優位的立埸

        與嚴密學理念有密切關係的是笛氏自我意識的定立。笛氏通過方法的懷疑,定立
        自我意識為具有絕對明證性的亞基米德原點,而對以後某些哲學思潮有深遠的影
        響。例如在康德的先驗觀念論裡,笛卡兒的『我思』(Cogito)終被揚棄而為一種
        『先驗的統覺』或即『意識一般』,當做說明人類知識如何可能的絕對預設;僅
        只是康德排除了笛氏原有的思維實體性的意義。『笛卡兒式的我思』(Cartesian
        Cogito)更是根本地影響了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以及沙特的『現象學的存在學』
        (Phenomenological Ontology)體系的建立。胡氏曾在<<笛卡兒的沉思>>一書公開
        承認,他所創始的現象學乃是正統地繼承笛氏『我思』的哲學方法;在該書開頭
        便說:『現象學的建立,應歸功於法國最偉大的思想家,笛卡兒的沉思所給予的
        思索衝動。換言之,誕生不久的現象學所以變成先驗哲學這種新的形式,全是由
        於研究笛氏沉思的直接影響而來。』只是胡氏如同康德,反對笛氏從『我思』的
        確實性導出『我在』的確實性且予實體化的見解;他說『我思』與『實體性存在』
        』(超越性存在)的結合實為一種存在學的獨斷;因此,胡氏接受笛氏的『我思』
        而排除『我在』的存在學性格。胡氏如此除去笛氏的實體形上學之後,反能賦予
        笛氏『我思』與『方法的懷疑』以極高的評價,進而貫徹『我思』的意識作用,
        還元成所謂『先驗的主觀性』(Transzendentale Subjektivitat)。沙特更繼承
        了笛卡兒的『我思』、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以及海德格的『基礎存在學』
        (Fundametalontologie)理路,建立成『現象學的存在學』;而在沙特自己的存
        在學體系之中,保留了『笛式我思』為第二層次的意識或即『反省的意識』,同
        時提出『前反省意識』或即『非定位的意識』作為『笛式我思』以前的意識存在
        (參閱<<存在與虛無>>第二部)。由此可知,笛氏『我思』的發現對於現象學以及
        存在主義思潮所予影響之深。我們在此僅僅提出其中犖犖大者,至於三百年以來
        法國哲學主潮及心理學研究幾乎無一不受笛氏意識定立的思想影響。

   (三) 心物二元世界觀

        笛氏所開導心物二元論世界觀所予後代的思想影響亦極宏深的。由於笛氏本人儼
        然劃分意識(思維)在在與物質(非意識)存在的兩大領域,終在理論上產生一個難
        題:心物兩界之間的相應活動既屬事實,心物二元論又如何自圓其說?笛氏藉用
        松果腺的假定勉強解釋心物之間『可能』存在著的相互作用,反而顯出了心物二
        元論的理論罅隙。然而,笛氏以後的哲學家多半不加懷疑地接受他的心物二元世
        界觀,且予以種種解釋的嘗試。機會主義者莫不如是,而英國經驗論者亦是如此
        。洛克雖然極力攻擊笛氏本有觀念之說,但對心物二元論則全盤接受,故仍援用
        心物實體概念。巴克萊主觀觀念論所產生的理論困難,歸根結底亦是心物二元論
        的影響所致。休姆雖然設法通過印象分析重新確保經驗論原則的完整,但因遵循
        心物二元論的理路,對於外在世界是否存在的問題,亦感到極大的理論困難。理
        性論者斯賓諾沙的汎神論體系的構造,也是為了笛氏二元論的難題而成立的。至
        於萊布尼茲則從單子論的唯心論立場,企圖解消笛氏二元論所產生的心物鴻溝。
        笛氏二元論到了康德,通過先驗觀念論的形成,似獲高度的問題解消。但若精細
        推敲,不難發現康德『物自體』與『先驗統覺』的兩大絕對預設,基本上也是心
        物二元論的變形而已。至於近代歐洲語言哲學之所謂唯心論與唯物論之爭,亦是
        通過二元論的思想影響之下,偏此(心)或袒彼(物)的必然結果。由此可知,笛氏
        心物二元的形上學思想對於近年哲學的發展所留下的影響,不論直接或間接,是
        如何鉅大的了。現英國語言解析學派主將萊爾在<<心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ind)首章特稱上述的心物二分法為一種『笛卡兒的神話』(Decartes' Myth),
        寓意良深,耐人尋味。

   (四) 機械論的建立

        笛氏一方面標榜意識自我(心)的理性優位,另一方面又根據心物二分法建立外在
        宇宙的機械論系統,儼然以科學家身份推進量化科學宇宙觀的形成。笛氏一旦建
        立了機械論立場,乃將目的因予以排除,且將動物生命視如機械裝置,而抹殺了
        生命的價值意義。十八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自然主義甚至唯物論思想泛濫一
        時,探其根源,似乎石在笛氏的機械論主張發現理論的肇端。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