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KUAN.bbs@bbs.cs.nccu.edu.tw (議事學系系主任),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轉錄]關於「自由主義」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Sat Nov 21 08:55:20 1998)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news.mcu!news.cs.

※ 本文轉錄自 [KUAN] 信箱

作者: KUAN.bbs@stone.thu.edu.tw
標題: 關於「自由主義」...(轉寄)
時間: Mon Oct 19 23:06:34 1998

發信人: scully (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信區: SSPhilosophy
標  題: 關於「自由主義」...
發信站: 石頭紀樂園 (Mon Sep 29 20:01:30 1997), 轉信


最近在念「女性主義的理論與流派」,女書店出的
將裡面自由主義的部分整理了一下,
想說可以大家討論討論
請大家不要嫌我整理的不好...


  一、自由主義思潮:

1.興起於十九世紀的西歐,以英國政治學者John Locke為重要代表人物。
2.政治層面:挑戰君權神授的論述及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
3.經濟層面:以自由之名,爭取更多的經貿機會與累積個人財富。
            ==>新興中產階級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勃興,開始挑戰舊有封建制度
               對旅行、經融、貿易交易的種種限制。
4.因此,自由主義在其本源上是指:
  a.市場上的經濟自由。
  b.公共領域中以民主政治來保障自由。

◇自由主義面臨差異現象時顯現了一個自我矛盾與兩難的困境:
 「平等」—意味著相同與平等的對待(same and equal treatment)
           為了爭取平等(特別是法律地位),弱勢者必須發展出一套論述,宣稱他們
           和主流社群擁有相同特質,得以共享相同權利。
  ex:女人和男人一樣有理性、有能力。因此,女人得享有財產權、投票權、工作權。
◇類同觀點使女性必須以男性為標準才能得到平等權利。
  差異觀點則使得女性的處境及需求總是被特殊化,成為「需要被照顧的依賴人口」。
那麼,弱勢社群需要多大程度的類同於主流社群,才能使得她們安然宣稱差異,且不會
因差異而遭受歧視?
換言之,女人要多麼符合男人的標準,才能使得女性特質不被貶抑排斥?
因而,自由主義對多元主義的提倡,面對社會日趨浮現的異質性,特別是因不同性別、
宗教、種族、生活方式...造成的差異,在這裡碰壁!
◇問題: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能享有自由?

  二、自由主義的基本理念:

(一)理性
    自由主義認為人類的共同本質是『理性』。
    而對於理性的詮釋有兩種觀點:
    a.道德觀點:人們透過理性瞭解道德與法律的善意本質及規範社會至徐的功能。
               ==> 願意壓制一己私欲,服從道德與法律。
    b.工具實用觀點:理性代表能以最有效率的方法達到個人目的。
◇女性主義沿用此一概念,
  主張女人的基本性質:人性(human)與理性(rational)-與男人相同。
  不應將女人侷限於生殖性(sexual)上。
  這一點對女人而言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

(二)自主與個人主義
    自由主義的另一特色是個人主義。並且是抽象的個人主義。
                                   (abstract individualism)
    在概念層次上,個人是先於社會的,先有個人,然後才組成社會。
  ◇個人的本質與特色是獨立於經驗層次的社會環境之外的,所以稱抽象的個人主義。
    人存在於世界上的意義和目的必須由個人來決定==>反對外在權威
    自主(autonomy)與自我(self-determination)決定為自由主義遵奉的原則。
  ◇對獨立自主的理解同樣從道德與工具實用性兩種觀點出發:
    a.道德觀點:強調不受制於世俗權威,發掘真實的心靈感受與傾聽良知的召喚。
                追求個人德性的充實與成長。
                ex:康德(Kant)的道德理性。
    b.工具實用觀點:人性是自我中心的,獨立自主即是追求自利與慾望的滿足。
                    ex:邊沁(Jeremy Bentham)為代表人物。

(三)平等
    自由主義追求自利與滿足個人欲望的充分自由,如何處理各人間的利益衝突呢?
    John Locke認為,個人的自由之所以可能,正因為個人能夠認可他人也具有同樣的
    自由,自由必須在平等的前提下行使,而平等原則由法律來體現,使個人自由得到
    保障與規範。
    而人何以願意服從法律呢?
    John Locke認為,正因為法律是理性的,而人也是理性的。因而人們終將意識到服
    從法律有助於個人與集體利益。
    ◇作為特定、具體的個人對私利的追求
    ◇作為道德個人對社會福祉(平等與秩序)的追求
    對Locke而言,此二者並不是對立的。
㊣因而自由主義的平等具有兩個面向:
  1.接受束縛的平等
  2.機會的平等
㊣平等的概念也使得自由主義採取價值中立的立場,即在平等的前提下,所有的價值都
  應該受到同樣的尊重。不過在應用及經驗層次上,自由主義往往認為多數人的利益即
  是最大的利益。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