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Sing.bbs@bbs.csie.nctu.edu.tw (少年維持的煩惱),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Re: 存在主義…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Thu Feb 10 14:15:31 2000)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spring!ctu-peer!news.nctu! ※ 引述《jarry.bbs@bbs.nia.edu.tw (Nobody)》之銘言: 如前述, 是以人的主體性為出發的哲學觀點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探討, 那或許不是我個人之力所能辦到 歡迎大家一塊聊聊, 一塊來逼近 先講人道主義 我想這應該是人本主義之誤, 或者翻譯上的不同 這裡的人本主義, 跟近年台灣流行的人本教育的人本主義類似, 但不相同 或者我們可以說, 台灣的人本教育的人本主義, 是哲學的人本主義思惟的產物 所謂人本主義, 即是以人為本的哲學觀點 其實跟存在主義以人為主體性的觀點並無二致 或者我們可以說, 存在主義是包括在人本主義範疇內的一個子集合 沙特曾經有『存在主義就是人本主義?』及『存在主義就是人本主義』兩篇演說 正面了肯定了存在主義即是人本主義 而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跟無神論的存在主義 可以說是存在主義的兩個分歧 但是用『神』、『有神』、『無神』極容易產生誤解 而以為是在討論宗教上的神存不存在 事實上並非如此 在存在主義系統裡的神, 即是一種超越的終極狀態 是相對於被詛咒而降生於世界上的我們, 一種全然保持自身主體性的存在 尼采說人在無止境的反覆自我超越之後, 最終將投身於彼岸, 成為超人 這樣肯定全然主體性的存在, 就是有神論的存在主義 但是尼采同時也認為, 這樣的反覆超越是沒有止境的 終究只能逼近終極, 而到達不了終極 肯定有全然的主體性, 卻認為全然的主體性到達不了, 這就是無神論的存在主義 所以說, 有神論跟無神論的存在主義, 並不是在爭論主體性的有或無 以『有神論』、『無神論』稱之並不恰當 所以有人也稱之為『面向神的存在主義』和『背向神的存在主義』 因為存在主義的範疇太廣 而且存在主義這個名詞出現時, 已經是存在主義的晚期 所以除了提出存在主義一詞的沙特及其所領導的『巴黎派』之外 其他人不太願意承認自己是存在主義 我舉個比方 像儒、墨、農皆是講經世濟民之學 今天假設一個儒家的後生晚輩登高一呼 『我們都不要叫儒家、墨家、農家了, 從今天開始我們是經濟家』 我想這些儒、墨、農的先進們也不會承認自己是經濟家 > -------------------------------------------------------------------------- < 發信人: Sing.bbs@bbs.csie.nctu.edu.tw (少年維持的煩惱),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Re: 存在主義…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Thu Feb 10 01:28:00 2000)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ctu-gate!news.nctu!netnews ※ 引述《rest.bbs@cis.nctu.edu.tw (我走不動了)》之銘言: 呵呵, 看看薛西佛斯的神話一文的小標題吧:) 『獻給巴斯喀』 巴斯喀何許人也? 他在近代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他承接了中世紀以來, 以理性為出發點, 探討人的存在的觀點 開啟了以人的主體性為出發點, 探討人的存在的觀點 而這便是存在主義的發源 所以有人稱巴斯喀為存在主義之祖 你不懂卡謬怎麼會跟存在主義扯上關係? 有趣的是, 恰巧相反 我不懂, 你怎麼會認為異鄉人和薛西佛斯的神話跟存在主義無關? 首先, 什麼是存在主義? 簡單的說, 是一種強調存在的主體性的哲學觀點 從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反過來看也許會有比較清楚的概念 『我思故我在』的意思是, 『我』作為思想的主體, 故我必然存在 是以『思想』來推論、肯定『思想的主體』的存在 而存在主義則是先肯定了人的主體存在 這就是沙特說的『就是存在』(L'etre est) 身為一個主體性的人, 降生到世界上, 卻是被詛咒、孤獨(失落)的 假設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 那麼世界便由我來給予定義, 我便是唯一的主體 然而當『別人』出現, 本來面向我的世界上的種種, 便都轉了方向 如果不能建立一種關係, 將各人的主體性原原本本的包容在共同主體中 那麼『我』與『別人』絕不可能是一種融合的關係 然而這種共同主體並不存在 所以沙特說『他人是地獄』、『原罪就是我出現於有別人存在的世界』 這便是人降生在世上的詛咒 而融合的關係不能建立, 人在世上便是孤獨的存在 所以巴斯喀說『人是要一個人死的』、『誰都無法代替我死』 這便是人降生在世上的孤獨 回過頭來看異鄉人 異鄉人中的主角馬索, 對他而言世上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母親的喪禮他面無表情、女友要他娶她, 他不置可否、 跟不相識的女子共度一夜之後, 他毫無記憶 在殺人之後, 法庭找不到任何殺人動機, 他自身也毫無悔意 行刑前, 他痛罵來為他告解的神父, 之後感到無比的平靜 其實卡繆在表現的, 就是『人是被拋棄到世上的孤獨的存在』 道德價值、社會體制、他人, 都跟自己無關, 都是荒謬的 這怎麼會看不出與存在主義的關係? 而薛西佛斯的神話中 被諸神懲罰將巨石推滾上陡峭的山坡的薛西佛斯 石頭一推上山, 就滾落下來 日復一日, 月復一月, 晝夜不停, 週而復始 薛西佛斯意識到他的處境的荒謬和無助 卻也意識到在奮鬥上山的過程 便是在對抗命運, 對抗生命的徒勞, 對抗存在的荒謬與孤獨無援 這跟尼采的 永劫回歸、自我超越 其實是很像的 薛西佛斯的神話在精神上是異鄉人的延續 從異鄉人處體會到的存在的荒謬, 如果沒有從薛西佛斯處獲得勇於承擔的悲劇精神 則荒謬的唯一解脫就是死亡 所以卡繆在薛西佛斯的神話一書的第一句話便是 『只有一個哲學問題是真正嚴肅的, 那就是自殺。判斷人生究竟是否 值得活下去, 便是解答了哲學的根本問題』 卡謬晚年不承認自己是存在主義論者 主要原因與沙特和沙特為首的現代雜誌對他的嚴厲批判有關 但是他那以存在為主體的哲學觀點, 是怎樣也辯解不了的 所以儘管卡謬稱自己的哲學為荒謬哲學 卻仍然被視為存在主義的支流 晚了, 有機會再說:) > -------------------------------------------------------------------------- < 發信人: rest.bbs@cis.nctu.edu.tw (我走不動了),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Re: 存在主義…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Thu Feb 10 16:58:38 2000)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news.mcu!news.cs. ==> 在 Sing.bbs@bbs.csie.nctu.edu.tw (少年維持的煩惱 的文章中提到: 我想,討論存在跟討論存在主義具有兩種不同的故事背景而我 必須先聲明此點。 我想我只針對於卡謬的部份做些回應,第一點,卡謬的荒謬 哲學為連貫性的,而且出版異鄉人與薛西佛斯的神話相隔不到一年 我採用沙特對於卡謬荒謬哲學的看法,認為薛西佛斯的神話是荒謬 的哲學語言,並參酌卡謬札記對自己荒謬的步驟,異鄉人只有 寫出一種荒謬,到了薛西佛斯的神話完成了第三個。 二,網路討論卡謬的片面誤解甚多,將異鄉人列入存在導讀書 簡直無法忍受,這點有看過其札記的人應該都能理解,不看完 異鄉人,薛西佛斯的神話,瘟疫這些書,就輕率的對卡謬作下 分類,就將異鄉人單獨討論,實在....。 三,對於存在主義的認知完全採用當時此一名詞的宣揚者, 也就是沙特,故我同意卡謬是某種“存在主義式的作家“但完全與 當時的存在主義無關(所以我並不認同在此討論存在主義之樹) 特別是本文曾問及“為何存在主義者都不承認自己是?“無法 忽視那段沙特跟他自己列入的存在主義哲學家爭論的歷史。 四,從異鄉人認識存在主義是錯誤的,不管是今日以存在為主的 思潮或是當時的存在主義,因為異鄉人對於存在完全不感興趣,主角 也非荒謬英雄,只是很單純的依比鳩魯快樂主義的人物,而且看不出 反抗的影子,在發表這兩篇作品的時候,卡謬有很強的尼采影子,詳可見 卡謬對於尼采與虛無主義的論著(我是在某本尼采著作的附錄看到的, 可能收錄於卡謬所著的反叛者,不過這本書我沒有找過)他對於這些 思想(不是針對異鄉人)有相當多的反思,我個人認為對於觀看異鄉人 有相當的助益。 卡謬在對於尼采的評論,很明顯可以發現被歸類於存在主義的 原因,他形容在二律背反之下的人,如同在人生的道路下硬生生的撞上 一道牆,卻就是無法跨越,只能選擇自殺或是繞圈,而他讚許 尼采主體式的超人思想,故他對於存在的概念確實是主體式的存在, 只有在這個前提下人才有反抗超越的力量。 沙特的“沒有出口“? 呵,我不認為揭露存在的痛苦就是存在主義 如卡謬最喜歡的唐璜還有唐吉科德,總不能說那是存在主義作品吧? 況且沙特後來是從某人“存有與時間“中發展出““存在與虛無“才正式 底定存在主義的根砥,沙特流派才受到其他哲學家的“默認“:P 卡謬曾經在札記中提出不少作家揭露存在痛苦的。托爾斯泰, 杜妥也夫斯基,勞倫斯(我讀此段不免感慨,當他 談到勞倫斯因為機車事故死亡時候,我卻讀到他也因為車禍而死) 還有很多啦,不過懶得去翻書...:P 他們跟存在主義有關麼?..:) 卡謬的荒謬哲學在這裡還是曖昧不清的,異鄉人 一書出版時蔚成風潮,論著此書者亦多,卡謬對於莫梭的態度相當 保留,他只同意莫梭是始終如一的性格,對自己沒有任何的反省 對於此點是完全反向於存在主義,在卡謬的荒謬之中他沒有任何 荒謬英雄的特質,他是極端的個人主義者。完全跟卡謬以後所論 “人在清明的理智中獲得解脫“ 完全不同,我只認為他是活在荒謬 的典型人物,創造這個荒謬的卡謬還有讀異鄉人對於荒謬的 自我良心的反省才是我最喜歡的書評 重點是,莫梭沒有任何反省的理智,在卡謬塑造下長悶 的法庭,他聽著律師跟檢察長為了他的性格爭辯犯罪,而他 “覺得十分有趣“他被定罪處刑前想的都是逃獄或是死刑延後 結尾面對死刑的慰藉是會有一群怨恨的觀眾迎接他,還有他只能靠 幻想上訴成功? 我倒是很好奇的再問,他跟存在主義有什麼關係? 簡直就是 虛無至極。 我想我個人對於存在主義的態度絕對不討論悲觀思想, 冷酷無情是世界的基本也是存在面對的一切,在根植於這些 而存在的人們面對死亡“撞上了牆“而使人們體現了存在的價值, 而不是“人生來就是虛無的,但是因為發展的本能,我們不是死了就是 在世界做下種種證明自身價值,但是仍然無法逃避被毀滅的命運“ 這種當時所盛行的虛無之風。 所以存在有反抗也會有超越。而不傾向“以討論存在為主的 思想形態演變“ 我認為這是卡謬對於荒謬英雄最初的定義,他知道他的行動 毫無意義,在神的懲罰下他為了自己的意志違逆神而付出如此慘痛的 代價,我在這些強烈的對比中找到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他的行為到底 有沒有價值,他該死亡還是坦然的活在荒謬之中? 他很明白的指出 荒謬的英雄了解他身處的荒謬,但我相當迷惑的無法了解在我們 認定這個人的一生居然在荒謬的推石中渡過,他的選擇到底是反抗? 懲罰?還是對於這些荒謬使用相同的荒謬嘲笑? 據我所知,在沙特與卡謬因為“牆"的論戰而決裂前,卡謬 曾因為被歸類為存在主義者而在札記中記錄下他的訝異,可惜 我找不到此一記錄,我想此一記錄可能未曾出版,還是並非收錄於 札記之中。對於此論戰沒有刻意找過,無法置喙。 卡謬雖然與沙特有相當多的共同之處,但是我從來沒有在 兩者的作品間找到互相的支援哲學上的觀點(指存在主義), 所以還是老話一句囉,他被歸類到存在主義只能證明他荒謬哲學的精微 之處,你看他明明大叫我跟存在主義無關,偏偏大家都指著鼻子 叫他存在主義者,所以在無法漠視他人也無法極端堅持己見的緣故 我只能選擇卡謬“在兩者的平衡之間才能達到情感與理智“ 所以即便是你講的很有道理,我無法反駁他在存在主義中被討論 的事實。但,也很多人拒絕將卡謬列入存在主義討論,而將 荒謬哲學視為獨立體系。 呵,希望這個機會變得比較頻繁..:P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