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Abdiel.bbs@bbs.pct.org.tw (神僕), 看板: Ethics
標  題: 基督教倫理學--口頭報告2
發信站: 長青世界站 (Mon Dec 30 03:01:56 1996)
轉信站: fhlbbs!peter.ee.nctu!twserv.csie.nctu!PCT


基督教倫理學口頭報告      報告者:曾恕敏
《Ethics In Ministry》 Chapter5 〝Practicing the Pastor*s Authority〞

  在前幾章,牧者行為的例子就已觸及權威的問題,亦即人的自我干擾牧者
的角色。此章將在此檢驗並焦注於牧者及其自我的內省。從這專業人員的心靈
生活,本質上對於倫理就有如規則或準則,對於一個真實的獻祭生活是沒有良
心可實行的,道德的規則至多能夠定義及幫助防止這最壞的非專業行為。

【講道如同追求自我成就】
  事實上,上帝的話語是有權威以及被權威來講道,然而我們如何分辨話語
的權威是出自牧者自我的權威呢?有時候我們宣講是帶著太小的權威。
  一些牧者的看法有一特別的形式,即不管是自由派或保守派,其講道方式
很少能讓比較真誠的、不同的聲音發表出來。換言之,大部分有經驗的牧者有
所謂的不自覺的無知,即當他們說:「假設……」、「和……」、「但是……
」這些問題時,其實在他們心中已經有既定的成見了。當他們在說「但是」、
「如果」、「和」來連接其講道時,我們很難確定其所宣講的是上帝的話語,
還是牧者自己所相信的。
  有一種方法來了解是否自我主義在整個講道中佔有很重的比例,即檢驗牧
者如何應對所接受到的批判。有些批判是病態的,有些是非理性的,然而有些
批判是基於講道時的能力與技巧。不管是何種批盼,大部分的批判都會使人受
傷害,而牧者該如何面對與處理這些批判?是願意為了上帝的話語來接受此傷
害,或只是為自己來承受這傷害呢!
  牧者在準備講道時投入越深,在將來更易受傷害,因為牧者準備講章非常
用心,但若在宣講時放太多自己的意見而非上帝的話語,基本上牧者所接受的
批判之傷害是越深的,因為付出的心力很多。在一般事業生活中,對牧者的批
判其實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有些教派的作法是對牧者的工作有週期性的檢驗,
是由教會派出一些代表做檢驗。而這些檢驗的設計本身可提供一些自我的檢驗
,即牧者在講道中是否有自我中心涉入其中。這些設計也可提供牧者在牧會中
的檢驗。然而有些牧者本身有時會有職業性的驕傲,因此面對這些批判時是無
法忍受的。對一般讀者來說是稍有安慰之處,即在神學院教書的神職人員教授
,他們也必須接受學生的評鑑,而此評鑑若置於專業的角度是具重要性的地位。

【奉承及個人崇拜】
  被一些嚴格批判或調查過的牧者而言,是很難去理解〝奉承〞。因為牧者
是不希望嚴格的被批判,而是希望得到奉承的話。但矛盾上來說,奉成與過度
的批判是有其相同的根源,即源自對現代社會生活中對權威的不信任與排斥。
  對清教徒而言,是有一些個人主義,認為每個人在其信仰中都是自己的權
威,在教會或信仰中沒有所謂的權威或專家。這種對權威的排斥,是與美國存
在的反理性主義具有相同性的。雖然如此,但許多教會成員仍希望有一個領導
者,是能信任的。然而牧者的權威在法律上是不存在的,是無法律地位的,換
言之,今天所給予的牧者權威是可以被收回的,簡言之,只是在於所謂的個人
特質而已。
  許多教會成員對牧者很親切及善待,盡量對牧者說好話或支持牧者。一般
而言,當成員在牧者講道結束後稱讚牧者是篇好講道,這是被視為很好的做法
。然而若反之,是反對牧者的講道,就似乎被視為喪失公眾的尊敬。當牧者接
受尊敬的話時,牧者很難去判斷是出自會眾對牧者信心的尊敬,還是只是對牧
者本人的尊重。事實上,更有自信的牧者對這些說法較具客觀性,即面對這些
會眾的稱讚會從實際面考量;而沒有自信的牧者則傾向渴望聽到的是讚美,這
是一種自我的引誘。
  個人式的崇拜,在美國清教徒教會生活中是常見的。如85頁所提到的S
牧者,就是具有個人魅力的例子。有一教派曾做研究,即如何從少數的會眾,
如何使其興旺。最後其研究指出是:牧者是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可說該感謝這
種有效的牧養方式,但另一方面則覺得不妥之處,乃是會眾過度的對牧者個人
的崇拜與依賴。而面對這種會眾傾向,牧者在靈命上的自我檢視更是重要。

【牧者如同統治者、控制者】
  一位牧者若愈成功則愈有這種試探,即希望教會所有事情都順從己意。若
牧者更被會眾所尊崇愛戴,那牧者更易成為一位親切的控制者、統治者。而這
種自我的趨勢,若經過一段時間,假定大部分會眾都被牧者個人所吸引而來教
會,並對牧者所提之各種意見都很滿意,那更有機會讓牧者成為統治者。而若
有任何一位牧者提出反對這種做法,則會被視為非牧者領導階級之一,而遭排
斥。甚至若會眾中有如此反對看法,可能也會遭到不接受對待。然而面對這種
侵略性的發展,難道牧者還能稱之為成功嗎!
  具有權威性的牧者就如同∼∼一種事業是需要個性強、有才能的人在表演
一場秀般,可以將事業做得很好。當然將牧會視為一種事業或教會生活,是具
有效率性,基本上是沒有錯的,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觀念常被濫用了。如同8
6頁所提到的心理因素是跟權威統治是有相關連的H牧者之例。H牧者在每一
項事上都不自我,但除了一點:他必須要控制或保持穩定的教會控制,甚至家
庭生活也是如此。而H牧者的做法是有權威性的,或是有利的政治手腕。因教
會不可能有人去批評這位沒有自我,完全奉獻給教會的牧者。若批評了,則會
被視為是褻瀆其牧者之職位。而這位牧者的祕訣就是「等」,有耐心的去等,
因為最後每件事還是走向牧者的路,或許當時牧者失去了戰場,到最後卻還是
贏得戰爭。很難去定論H牧者的作法是不道德、不倫理的,因為他有極端的誠
實。但明顯的是他對教會的控制力強,使其與他意見相左的人離開教會。
  教會的牧者無可避免的會找一些人是支持他的而形成一集團,有如牧民的
生活。而牧者可利用這些人如同非正式的內閣般,可提供不同的建議或提供支
持,而形成一個政黨般來決定教會議程與做法,形成相當性的影響力,而使牧
者所提的意見能被會眾所接受。

【牧者如同雜役工】
  有些是權威性的牧者,而有些則是過度忙碌的牧者。基本上所有的牧者需
先虛心衡量自己的能力,然而還是有牧者把許多教牧之事和會眾之事放在自己
手上,這是過度的擴張良心所造成的錯誤,因此牧者處理教會之事太多,有如
打雜工人。基本上造成牧者如此忙碌之因在於教會缺乏領導同工,但實際上,
是整個教會缺乏為主做工的心志。

【牧者有如操作員】
  有時權威不見得是一種大膽的控制,有時是經由操作過程而產生的。福音
中的一部份也論述罪的問題,然而牧者要清楚的宣講上帝話語中所提到的罪,
或是原罪的問題,然而更要宣講福音中的憐憫、愛、公義等議題。牧者乃是上
帝的話語和會眾間的傳導者,牧者必須要完整性的傳講福音,而非誤導會眾,
用罪的觀點來操作會眾,使其產生畏懼。讓會眾誤認,牧者是彌補這罪的中保
,而加強了牧者的權威。

【注意事項】
  一位牧者不只要傳講福音的完整性,而牧者本身對自己的完整性也要顧及
,亦即是否傳講的是上帝要牧者所傳講的話語信息;還是傳講自己的看法,給
會眾的是個人英雄式的崇拜與欣賞,而大過於會眾對上帝話語的了解。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