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gospel (韻琳姐) 的文章中提到: 到底人可以認識真理,還是只能接近真理? 到底怎樣才叫做「得著信仰?」怎樣叫做「不信?」 如果真理與上帝是無法言說的巨大,我何由得知我是否得到?是否對的? 奇怪的是,這些問題對我而言一直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我信仰! 我喜歡C.S.Lewis這個人,乃是因為他的信仰歷程給我非常多的震撼。 四十歲,他已是學術界重要人物,從思辯到文學到寓言,他陳說的信仰叫人無力 攻破。但是他是個只關在房間裡讀書思辯的人,信仰等同於思想。 直到六十歲,他經驗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經驗愛人的罹患癌症,眼見愛人的痛 苦掙扎,眼見愛人的死。在這重大經驗中,他發現過去的信仰一無是處。因為信 仰是要經驗,不能單賴思辯的。 所以我非常喜歡黑人靈歌,與俄國詩歌。這兩個苦難民族以音樂表達出來的信仰 ,是如此的有震憾力。是悲情的呼喊,是痛苦中的哀告。我最喜歡就是「分食聖 參」這一首。分食聖餐,是基督教儀式中很富含象徵的一種,它表達上帝的同在 ,表達上帝以上十字架的方式與人同在,表達上帝與受苦的人同在。這群遠離家 鄉的作人奴隸,釋放自由遙遙無期的黑人們,在苦難中分食聖餐,對他們而言, 十字架的受苦,就是他們受苦的安慰。每當我想到那幕分食餅杯,邊唱著這條歌 的情景,就不禁潸然淚下。 上帝說:「看到了耶穌就是看到了我。」 基督與十字架,是上帝選擇了人類歷史的某個時候,從一超越時空超越死亡的神 ,一變而為受時空肉身限制的神,為要透過十字架與人同負苦難的軛。上帝說, 要認識真理,就是要認識十字架。 「苦難」,是信仰中最參不透的奧秘。身歷苦難的人,總會明白信仰往往不是去 解決苦難的問題,而是去幫助承受苦難。總是身在苦難之外的人(譬如約伯那三 個好友),會想用信仰來解釋苦難。然後上帝說,你們都沒有約伯認識我。 C.S.Lewis 在經歷愛妻亡故後,說,現在上帝是否良善,是否跟過去所思辯的上 帝同一....,都不重要了。他只知道上帝存在。而且以人無法理解的方式存在。 然後這個上帝安慰了他。 黑人靈歌正給了我這種震憾。在苦難中分食餅杯。他們背負了十字架的重軛。然 後是上帝的十字架重軛安慰了他們。 摩西問上帝是誰?上帝說:「 I am what I am. 」我百般思想, 都覺得這回答 太豐富。這有兩重意思:「上帝是人無法理解的。」「上帝以你經驗的方式存在 。」 真理無從得知,需要上帝的啟示,啟示的核心就是在十字架。 真理可以得著,在經驗,尤其是苦難的經驗中得著。 這就是我無法給關於真理的,上帝的答案,卻又信仰的原因。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