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Joshua (期待公義降臨) 看板: bookclub
標題: 記念吳潛誠,記念卡爾維諾......
時間: Mon Nov  8 13:23:29 1999



    吳潛誠老師去世了,因為肝癌......

    這位帶卡爾維諾的後設小說來台灣的前輩先生。

    你這會兒正急忙地猜想:他是誰,卡爾維諾又是誰?

    可能你讀過他的譯作與他的名著: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不見的城市、不存在的騎士......

    或你現在深刻的回憶起,那天在書店看過那本: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也許,你現在正因為一個人的逝世而莫名的哀傷。

    如今離下一輪太平盛世只剩下一個多月,卡爾維諾來不及看到,

    甚至來不及訴說這份備忘錄。而吳潛誠教授呢?

    我們沒有忘記他的提醒:用字的準確!

    文學也沒有死亡的一日。

    你己經看到下一頁了,正想著還剩多少,也有點不耐的有點不想攪下去了。

    心中也有那樣的聲音冒出:這個人真煩,簡真是在浪費網路資源,
    浪費我的電話費!!!

    煩吧,如果你不看下去,你不會知道我何時才會停筆。

    作者己死,但文學是不死的,她將永遠存在,因為書寫用不停止.......

    吳先生也相信:『文學,而且只有文學,才可以創造抗體,抵抗這語言的瘟疫。』

    我們活在這虛構的世界之中,書寫將取代一切,書寫就是一切。

    你是否己被我鼓勵,準備提起筆呢?

    是的,下一段,將由你來完成!

    不用再煩了,這是創作的能生根源,是人存在的本質,是真理開顯的場所。

    是的,下一段,將由你來完成!

    不用擔心寫不好,只要提起筆,文學是不死的,因為無目的書寫而更顯尊貴。

    是的,下一段,將由你來完成!

    記念吳潛誠,記念卡爾維諾......

    吳潛誠老師去世了,因為肝癌......

    這位帶卡爾維諾的後設小說來台灣的前輩先


> -------------------------------------------------------------------------- <

作者: mikehsyu (Mike Hsyu) 看板: bookclub
標題: Re: 記念吳潛誠,記念卡爾維諾......
時間: Mon Nov  8 13:33:30 1999

※ 引述《Joshua (期待公義降臨)》之銘言:

以下內容出自聯合新聞網
http://www.udnnews.com/ARCHIVE/1999/11/06/CULTURE/PUBLISH/168072.htm


立緒出版吳潛誠遺作
記者徐開塵/台北報導

    台灣重要文學評論家吳潛誠教授二日辭世,來不及看到他生前最後遺作
「靠岸航行」及「島嶼巡航」兩本書的出版,昨天立緒文化公司總編輯鍾惠
民帶著剛出版的新書到他家,放在吳潛誠遺像前,鍾惠民說,規畫這兩本書
時,吳潛誠已知罹患肝癌,心情有些沮喪,原本希望新書的出版能鼓舞他的
意志,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

    吳潛誠生前曾說,文學創作如在大海中航行,無涯無際;文學評論則如
文學的岸頭,有陸地和海岸線做憑據,航行者較不怕迷失方向…。

    立緒文化推出的「靠岸航行」改訂版,將原版本內容刪除約三分之二,
再選錄吳潛誠近年已發表一些文學和文化評論文章,以呈現作者深層的文化
關懷。

    「島嶼巡航」是繼獲巫永福文學獎的「航向愛爾蘭」之後,他再一次析
論愛爾蘭和台灣文學環境的異同,本書由介紹九五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
蘭籍的黑倪(亨尼)切入,並評述台灣作家李敏勇、楊牧、林燿德、陳黎等
人的文學觀。 【1999/11/06/民生報 】


> -------------------------------------------------------------------------- <

作者: lore (posh insolence) 看板: bookclub
標題: Re: 記念吳潛誠,記念卡爾維諾......
時間: Wed Nov 10 10:35:10 1999


我是東華大學英文系的學生......吳潛誠是我們最敬愛的系主任

以下文字  為東華大學副教授  曾珍珍  所寫  紀念吳潛誠主任的

 *寄寓---懷友人潛誠遠颺入海

你約莫住了一旬,終於
開學的日子近了,我才發覺應該
帶你去尋覓一個權充寄寓的房間,我們開車
沿著三十五接向南奔馳,越過
楔子林東方有湖瀲灩,想像
它們是鮭魚的精魂,在天邊浮懸
南方有山曰瑞年,後來大家津津樂道
喚她做巫,巫的腰際闢做天堂,你想去嗎?
那裡入夏山花欲燃,在冰河的邊緣
雪崩百合年年盛開,執著得動人

這裡真好
你一定喜歡

可是,陪你找一處棲身的地方
好難!別人挑剩的,你說
看了不下十家,最後來到你住了半年,
空蕩蕩的一間角屋,靠街的
兩面牆全由窗玻璃構成,馬栗樹
把整條街染綠,也歙做蕭蕭的風聲
當葉子變黃落盡,隔街望去
六時齡的老樹掛滿了穿舊的鞋子
一腳接一腳踏上最高枝,陰冷的雨淋下時
你無端的想家,一通電話打來
我要搬家

這是十七年前的往事了
此刻,懷想你
湧上一種閱讀卡夫卡的心情
年輕的獵人黑森林的狐,因信仰完美
選擇追捕羚羊,有天不經意
墜崖身亡,他的魂魄從此
漂泊四海,成了民間傳說裡
迷航人的指引,卡夫卡筆下的蝴蝶
永遠朝向天門,飛啊飛
飛啊飛,每隔兩百年
讓港邊的小鎮在夢裡驚詫
獲得天啟,他要來靠岸
復活




> -------------------------------------------------------------------------- <

發信人: sophie.bbs@cef1.cef.org.tw (悲傷的貓咪), 看板: bookclub
標  題: Re: 記念吳潛誠,記念卡爾維諾......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Sat Nov 27 14:02:17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我是台大外文的學生  知道這令人難過的消息的早上
我記下了自己對老師的不捨與思念
文章寫得不怎麼樣  只是與大家分享

和煦春風不再-──念吳潛誠老師
    初識吳老師是在兩年前的秋天,一個黃葉紛落的季節。

    當時,我跟同學一同修他的英國文學。那是一段非常豐富而精彩的學習。
大三的英國文學重點是在英詩,涵蓋了浪漫文學前、中、晚期的作品。
外文系四年我最愛上的課大概就是那一年的英國文學了-。
不但可以欣賞到自己最喜歡的三位作家-──
渥茲華斯(Wordsworth)、濟慈(Keats)與葉慈(Yeats)的妙作,
還是由對英詩饒富研究的吳老師導讀。學富五車的老師帶領著年方二十的我們
穿越過時空的長廊、悠悠兩百多年的歲月,
去採擷英國文學的花園裡,一籃又一籃的馨香。

    當時我即為他深厚的學養所折服。他說話帶著權威、
但又不會傲然地拒人於千里之外。相反地,他是位相當和藹可親的長者、
可愛又熱心的好老師。
我永遠記得他熱情地歡迎我們班去花蓮玩的神情。
有一次上課談到了海邊的日出,他問我們:「有沒有看過太平洋的日出?」
說著說著,便向我們描繪起花蓮的好山好水和那片一望
無際的碧海藍天,歡迎我們去花蓮找他玩。
雖然後來因同學們的時間湊不在一起而作罷,
但老師的熱誠就像他給我們看過布雷克(Blake)的蝕刻畫一般地銘記在我的心版上。


     還有一次,我和一位同學因修了一門設計的課,
要作「入口」的設計而去找他幫忙。我們的企圖很大,
想從自己所學的文學找到一些靈感來設計入口;偏偏自己所知又有限,
所以便去找吳老師聊聊。他想了一會兒,一一地跟我們談許多文學作品中的入口意象。
他那神采奕奕的表情、包不得將他所知的全與我們分享的熱心,著實讓我好感動。
在師生關係日益殊離的校園裡,與吳老師的相遇就像是在天氣漸涼的暮秋,
迎面吹來一陣和煦春風的溫暖。

    去年秋天,我因申請獎學金而去找老師寫推薦信。他不但一口應允,
在百忙之中親筆一個字一個字地幫我寫推薦信,而且還慎重地蓋上他紅紅的大印章。
即使後來獎學金沒申請到,
但我總覺得老師的肯定已經讓我心滿意足了、沒什麼好遺憾的。

今年秋天,已大學畢業的我在向學妹推薦授課老師時,儘管知道考試題目難、
分數不好拿,還是極力跟她推薦吳老師的課,因為我相信她的收穫將不只限於課本。
然而開學沒多久就聽說老師最近身體狀況不佳。
上週才從外文所的學長那兒知道老師生病了。我趕緊寄了慰問卡、
正打算跟老同學去探望他…
只是今早的報紙傳來噩耗,親愛的老師已於二日晚間離開我們。

      落葉紛飛依舊,只是熟悉的身影不再,而深秋裡和煦的春風只能在記憶中去找尋。

















> -------------------------------------------------------------------------- <

發信人: sophie.bbs@cef1.cef.org.tw (悲傷的貓咪), 看板: bookclub
標  題: Re: 記念吳潛誠,記念卡爾維諾......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Sat Nov 27 14:09:43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 引述《sophie (悲傷的貓咪)》之銘言:

  追思會那天聽他的友人分享   才知道老師是個極寂寞的人
  常會邀人去花蓮找他玩   他的不少朋友都去找過他
  他常邀我們去  從上學期邀到下學期   可惜我們從未成行過

  就像他的好友邱貴芬老師所說的   吳全成  他跟你bwa感情(台語)
  在師生關係日益殊離的校園裡,與吳老師的相遇就像是在天氣漸涼的暮秋,
   據說  他提攜後進是不餘遺力的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