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hn (?) 看板 NCTU-FHL 標題 也談「人的價值」 時間 Tue May 11 02:50:44 1999 ─────────────────────────────────────── 基本上,一如前述,我覺得許許多多的感性(或是性感?)小文章,這一篇給我的感 覺最怪。 到底那塊石頭的價值多少呢?十塊?十萬?數十萬?還是「無價之寶」?我的答案是 :都是!也都不是!所以,我非常的懷疑師父講的那句話:「人生的價值,應該是一個人 心中,先有了最好的珠寶商的眼光,才可以看到真正的人生價值。」為什麼真正的人生價 值不是十塊?或是一文不值?這是我的問題,畢竟這篇文章給我的感覺:這塊石頭的價值 是相對於買方的眼光立場,以及販賣的情境包裝等。 所以接下來的結論也很怪:「我們的價值,不在於外面的評價,而是在我們給自己的 定價。我們每一個人的價,都是絕對的。堅持自己崇高的價值,接納自己,磨勵自己。給 自己成長的空間,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無價之寶』。」雖然末後寫了一些激勵的話語, 顯然我跟不上這篇文章的邏輯。我試著猜測思路,作者的意思是不是:既然一顆石頭的價 值可以因著外界有如此的變更,我們應該堅持自己有崇高的價值,因為我們真正的價值就 是我們給自己的定價(亦即 You are what you think 你的本質一如你所想的)。可是我 覺得這樣的想法有其困難在於:人作為一個本體將自己視為客體來研究,會將許多事情複 雜化、很多事情則無解。人對自己的許多東西探索實在有限,包括「人的價值」。 前提:人的價值有「崇高」(無價?)或「鄙下」(低價?)的一些等級 假設之一:希特勒對自己的「崇高」性具有信心。 假設之二:印度的賤民(穢多)相信自己生來鄙下、毫無價值。 理論:我們的價值,不在於外面的評價,而是在我們給自己的定價。 結論:希特勒的價值高於印度賤民,因兩者自我定價不同。 這個例子好像有點怪:) 好,那怎麼辦呢? (以下文章delight和Deancool可以跳過,因為我要說什麼你們都知道) 「自己的價值」,或者我說「人的價值」,來自於「人有神的形象」(Imago Dei)。 每一個人都是崇高的,每一個人的價值卻又是一樣的,請參閱創世紀一章二十六節。就是 這節經文,西方歷史上的「人論」從這裡開始;不論是「生命神聖」還是「天賦人權」都 是以此為依歸。小結:每個人的價值是絕對的,不在乎外在的估價,但也不是取決於自己 的定價,決定性乃來自於神再創造你時早就為你定價了,而且人人都是高價。 我想理論的東東就先打住,想更進一步瞭解的,可以問delight或tarrega「何謂神的 形象」?從聖經的觀點看「人到底哪一點是尊貴的」?等問題。如果要看的仔細一點,可 以看唐崇榮的「神的形象--人的尊嚴與危機」(神學講座集第五集)裡面有一些詳盡兼 創新的詮釋。 在此我要回答小鴨的部份問題:關於「為什麼什麼事都要從基督教的觀點來出發呢? 」這個問體有點複雜,我也無能說清楚,不過就這件事而言,我相信是必須的,也只有我 們在意我們在神面前的價值,我們才知道我們真正的價值。「認識上帝和認識人是相關的 ,只有真正認識人的人才能認識上帝,話又說回來,只有真正認識上帝的人才能認識人。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在方法論上,也確實只有上帝能回答這類問題。其實我們直 觀想一想,既然我們是被造之物,瞭解我們最深的,自然是造我們的,而不是我們自己囉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