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orgiving (我可以堅持下去!!!!!) 看板: NCKU-FHL 標題: [轉錄]彗星撞地球 時間: Wed Jun 24 12:20:04 1998 ※ [本文轉錄自 Belief_Movie 看板] 作者: liau (網路遊子) 看板: Belief_Movie 標題: 彗星撞地球 時間: Thu Jun 11 02:15:03 1998 當她最後有機會離開逃離死亡的那一刻,她卻選擇了把機會讓給一位 常常對她表面溫和卻又不時冷諷與忌妒的同事,只因為對方的角色是 一位與孩子一同等待死亡來臨的母親,然後,她來到海邊,找到了 自己的父親,將自己長久以來因為父母離異與母親自殺和父親所造成 的隔閡盡除之後,與父親在海邊一起等待彗星撞擊後所帶來的死亡...... 身處如末日來臨的日子,有的人拼命尋求生機,有的人卻想把握 有限的時間,將內心的事做個了結......若是你身處其中,你又將 如何選擇與把握? "彗星撞地球" ,算是好萊塢暑假的第一檔大片,夾帶著史帝芬史畢柏 夢工廠的商標保證,確實吸引了不少票房,今天晚上七點的電影,早上 就已經沒有預約的席位,現場也是大排長龍。 與去年的 ID4 相比, "彗星撞地球" 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想描寫 的是世界性的大災難與人類的浩劫,前者引用的是外星人,後者則提出 比前者可能性高出許多也是目前科學界一直研究與擔心的一個項目, 當然在對觀眾的說服力與入戲的程度上也因此較前者容易。 故事分成不同的主軸在進行,每一條線的戲份相當,想引申的主題也 各有不同;不賣弄英雄主義,反而探討人對於災難來臨前的可能反應, 把焦點擺在 "人性" 上來考量劇情的架構,大概是我最欣賞此片的部份。 當然,也有些構思是非常有趣的,例如 "諾亞方舟" 的保存人類與動物 計畫,以及美國總統(居然是黑人)在所有人類所及的科學方法都失敗後, 重新省思並回到上帝面前的祈禱,顯現出人類的有限與最後關頭才想到上帝 的窘境..... 既然是科幻片當然也因此少不了高級的聲光效果,喜歡視覺與聽覺效果的 觀眾應該不會失望;尤其是登陸彗星到逃離彗星的那一段,以及最後撞擊 後所帶來的海嘯(此段倒是類似去年的 ID4,只是把爆炸的火燄變成海嘯), 都有不錯的效果處理。 可惜的是在劇情的安排上,前段略顯緩慢與鬆散,後段的情節則變得相當 緊湊;其實,我覺得前段倒是可以不必太過拖延,而且後段的災難事件 其實還有許多可以發揮的空間,影片沒有表現出來或交代得不夠完整, 這是一個可惜的敗筆。 就娛樂效果而言,那絕對足夠,但我卻想建議想去觀賞的人,不妨除了 看戲之外,也 "入戲" 去想想自己如果是劇中人的反應.....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