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win@fhlbbs (文玲), 信區: believinglife 標 題: 信仰的追尋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Jun 6 12:27:15 1995) 轉信站: fhlbbs 信仰的追尋 回憶這段往事已經有些吃力了,畢竟現在的我所看中的已不再是「追尋」 而是如何「持守」心中所確信的真理,如何「落實」信仰對生命的引導,因為 曾經尋找的已經在經歷了。加上一個人分享信仰的因素很難不觸及家庭經驗, 所以有些長,我盡量精簡,嘗試描述。 我從小就非常乖巧,喜愛在飯桌旁聽父親談話;父親在日據時代已擁有農 專學歷,卻因政權的轉變,白色恐怖時期中遭遇的無妄之災,失去一切社會的 先機;他曾放蕩過好一陣子,為了討生活什麼事都曾做過,直到遇到了母親; 他們戀愛結婚,年齡差距有十二年之多;母親雖非知識份子,卻因從小遭遇許 多苦楚,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以傳統對女性的要求自持,從不奢求,她總是 說:做人要認命。所以在那些父親沈溺於賭博的日子裡,她咬緊難關,早出晚 歸的與父親做魚販生意,父親有時無法忍受市井小民的狹隘(我想這是任何一 位待過傳統市場一天的人所能體會的),但母親卻從不多說些什麼,她總是努 力生活,累了一天還要料理家務,十幾個年頭後我出生了,兄姊都比我大許多 ,家裡也不在負債了,父親從我出生那年起決心戒除賭博,或許因為如此,母 親格外疼我,家中自我有鮮明的記憶起,就充滿許多甜蜜的回憶,父親總喜愛 在飯後與子女們談社會、談人生、談自然的法則,而母親總是默默的做事,年 幼的我對母親的愛遠遠超過對父親的崇拜,心總想,長大後一定要讓母親過舒 服的日子。 事情總是有些奇怪,父親的人生道理從國中以後越來越合理,那些處世之 道應用在我周圍使我顯得聰敏、成熟,我心中開始對父親產生敬意,開始吸收 遵行他認為對的事務,所以生在我家的孩子不讀政治,不讀史哲,不論男女父 親希望栽培我們讀農醫、讀理工,因為這些才能帶給自己安全,免受政治迫害 。父母的不同在我心中悄悄的產生張力,那時的我並不明白,就讀基隆最「高 」國中的我只覺得人生蓄勢待發,期待自己能像居禮夫人那樣的追尋科學真理 ,那時時常眺望教室外的風景,美麗的基隆嶼,連天的太平洋,現在我還難以 忘懷那景象,從早到晚、四季變幻那片海洋永遠讓我有驚奇的新面貌,我覺得 自己的未來也會向這片海洋如此寬廣多變。 我以優異成績考入基女,享有一年的免學雜費的優待,卻無法忍受老師連 下課都要考試的生活,周圍的同學除了努力想考取大學外,幾乎不太思索別的 事務,很多事我看不慣,很多價值開始崩潰,我總無法接受單一目的的校園生 活,就連父親的話語我都難以接受,總覺得父親能做不能行,只有對母親的體 諒與愛我深深珍藏著,我開始尋求心中不滿與衝突的原因,是聯考壓力嗎?是 對現況的不滿嗎?...一堆疑問使得我決定尋求,為了不讓母親傷心,我還 是安安靜靜地日子,只是上課的生活對我而言早已是空殼,我腦中填滿的早已 是 赫塞、川島由紀夫、叔本華、以及泰戈爾等的嚴肅作品,我深愛著讀一些 翻譯名著,因為在其中尋找到知音,我有一兩個朋友與我一同聊這些話題,我 們各有喜愛的作者,還記得那時的心情,彷彿我們站在世界的頂端,身旁汲汲 營營的同學是我們所睥睨的,雖然如此,又會有現實的恐懼,因為在如此下去 一定落榜,我們勢必無法得到別人的肯定,衝突與恐懼使我有自殺的渴望,但 一想起母親的容顏,我真是不忍。 衝突的自我在讀赫塞作品時得到共鳴,「 徬徨少年時」,「車輪下」(後譯作心靈的歸宿),「生命之歌」,...都 是我喜愛的作品,但讀完時的空虛只有加增我的苦痛,回想起來,若非這些刻 骨銘心的體驗,我恐怕不會在大一的生活中期待追尋信仰。 在南陽街三百多個日子裡,我靜的出奇,沒交朋友,沒在讀翻譯小說,只 想沈澱自己了思緒,休息的時間裡回憶許多高中生活的過程,自己很想尋求生 命活著的目的與意義,翻譯名著裡我找不到依歸,因為他們與我一樣,徬徨莫 名,不徬徨者皆是有信仰依歸,像托爾斯泰;此時我高中同好已有一人在研究 禪宗,深究佛理,由於只有我一人落榜,所以此時的我倍受禮遇,收到的書信 最多,也得知好友不同的境遇,更篤定了我想明白宗教的決心。 77年入學時交大還很像文化沙漠,唯一的好處是安靜,我第一次離家求學 ,覺得既自由又孤單,我訝異大學生的「簡單」,這真是我當時的想法,在一 次偶然的機會裡得知有同學參加「查經小組」,我們大一的國文老師剛好是基 督徒,我很興奮的去問自己是否可以去參加,那位同學帶我去參加,還記得是 第一次讀聖經,剛好他們查考到耶穌受難那一段經文,十字架的信息對我產生 極大的震撼,因為從小以來的衝突我早已覺得是罪(那時我並不明白聖經對罪 的詮釋),我深深可望得著重生,其實我私下閱讀禪宗的書已有一年多,因為 參加「查經小組」時,已是聖誕節前夕,由於對於禪宗對現世的詮釋,我無法 理解,也無法從中獲得安息,所以我改接觸基督教試試看。 我永遠記得十字架上耶穌的話對我產生的震撼,在心中久久不去,「父阿 !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當時我不明白基督教所說的神 怎麼一回事,但他們說天地有一位造物主,他們提到創造論,我心想,既然如 此我也想認識,並且想知道真不真實,如果是真的我要問祂生命的難題。有一 為傳道人建議我讀新約聖經並且向祂禱告:如果耶穌你是又真又活的神,請讓 我認識你,經歷你。從那個聚會後我深深被這個信仰吸引著,並且時常在禱告 中經歷安息,一人在學校讀聖經時就得到啟發,於是,我大二聖誕節受洗,如 今仍然想更認識神 ,因為那會幫助我更認識自己,更認識人生。 有一件事我一定要提在我自己讀聖經不久後,由於疑問過多,教會有一位 姊姊在下班後主動來帶我查考,我真是感激她,因為我時間與聚會皆衝突居多 ,對於信仰,對於上帝,有時我仍覺得迷惑,但以不再是存不存在與否的問題 ,因為我經歷過祂在我生命的帶領,疑問乃在為何生命的過程如此辛苦。 現在的我回想過去難以百分之百準確,但一件事是確定的,我有平安心中 是過去我沒有的,這是我比過去幸福的原因。 -- . . ^ ^ . / ︿ o ︿ \ . 要常常喜樂 . . . >( O )<. .. . . . . . . . / mm mm \ . . 凡事謝恩 .. . . . ( ) . .. . . . (oooo)-------(oooo) . . . mu..mu..mui.....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