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gospel.bbs@cef1.cef.org.tw (韻琳姐變成無尾熊), 看板: Faith_Life
標  題: 求神保守我們的心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Tue Oct  5 17:15:44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求神保守我們的心

                                                gospel

    自從網路福音團契專心走福音預工路線以後,因為節目設計的內容容易
被非基督徒接受,所以開始有一些接觸外界的機會。
    有時候是跟基督徒老師配搭通識教育、有時候是教會的社區工作或公司
裡的活動。

    讓我比較多深思的,比較上都是諸如扶輪社、或「大公司老闆娘」的社
團活動。因為這些團體最在意頭銜、社會地位、收入、或「有沒有被表揚過
」等等資歷。我偶而為了活動參與這些團體的飯局,會喜歡一個人獨坐沈靜
默想,聆聽他們的對話、或想像他們的生活。

    有錢人,男人給人的印象總是忙,女人給人的印象總是社交多。其實有
錢人不盡然都是鄙俗之人,我還是經常從他們身上看到反璞歸真的那一面,
或許是環境使然,這樣的片刻並不多,但是讓我回味很久。

    無論如何,我卻每每從這些豪華飯局有錢人中間,感受到某種和「有錢
的基督徒」不大一樣的地方,我可以感覺他們少掉某個很重要的東西,卻是
他們自己不覺得的!

    有時候我就會想,怎麼去搖撼他們的生命,讓他們可以從社會制約下的
生活中走出,看看自己長長的人生,與永恆呢?

    昨天受到一點震撼,是在類似這樣的場合中,我遇到自己的同期同學。
她與其他珠光寶氣的人同坐,聽我講一堂藝術演講。最讓我不適應的,就是
過多外顯的財富,諸如寶石鑽戒,與藝術講座並存。

    我那同期的同學聽完我的藝術演講,舉手問問題。她的問題讓我錯愕:
「請問能否講一點蘇富比拍賣會的事?藝術品的功用是在於保值投資,我需
要這方面的資訊,讓我買藝術品時知道怎樣判斷未來這些藝術品可以大賣。
」

    我很錯愕。後來自己想,為何會錯愕?這樣的反應其實過去我也經驗過
。

    後來才恍然大悟我錯愕的原因,是因為她是我同期同學,我們有很多共
同認識的人。我仍存有當年大家單單純純,對人生期望簡簡單單的,只想共
譜有情天地的回憶。當年我們都有熱情,想抓住生命中能存諸久遠的事物,
而不是浮浮華華的花花世界。不管是選擇藝術選擇文學,或投進台灣的民主
運動、、、、,我們曾經渴望人生可以更深刻。

    何以二十年後,藝術的價值僅剩下保值與投資?這二十年,是怎樣慢慢
蛻變的?人是如何被社會環境潛移默化的只剩下珠光寶氣?已經是浮浮華華
的生命,還容不容納的下對生命更深刻的思索?有沒有辦法震撼他們內心深
處的靈魂?

    我也深思,如果我當年和林哥沒有被呼召,林哥在那家很大的外貿公司
繼續待著,會不會如今我也是「老闆娘」社團成員?我會不會也變成珠光寶
氣的將藝術價值視為投資與保值?還是我能做到某些我在教會中認識的有錢
人一樣,透過信仰的煉淨,能保有不被世俗價值左右的生活?

    生命最恐怖的,就是改變絕非一朝一夕,而是緩慢漸進的吞吃掉生命中
精神層次的渴望,保留下世俗衡量的價值標準。緩慢漸進的,直到二十年後
,再遇見當年曾一齊築夢朋友,才發現,已經徹底是兩個世界的人。

    ——求神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