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spring@fhlbbs (洪春男), 信區: believinglife
標  題: 築夢馬來西亞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Sat Sep  2 16:01:11 1995)
轉信站: fhlbbs

     築夢馬來西亞
  將「伊甸園」築在馬來西亞,是如明與我共同的夢。當初用全力
,握著伊甸園這把火炬,欲點亮馬來西亞的殘友;雖然亮度會在淚滴
落下時,搖搖欲墜,但當仰望神時,內心的希望卻分外的明亮。

  剛來馬來西亞的時候,內心還是揮不去與家人、朋友別離的不捨
,又發現馬來西亞像是后羿之前十個太陽沒有被射落的日子,好熱、
好熱,吃的食物好辣、好辣。到馬來西亞第二個星期我就生病了,病
得好像沒有力量阻擋軟弱,只覺得自己好委屈。如明一問我想吃什麼
﹖我就哭,後來看他那麼難過,覺得不應該讓我的軟弱成為他的負擔
,這才振作起來......

  當我再次回顧走過來的路,細訴往事時,雖是依然盛滿辛酸,卻
有無數的恩典。

  當年選擇檳城為馬來西亞伊甸的起點之後,第一步是「辦」,辦
我的居留證;第二步是「尋」,每天看報紙尋覓新的房子,並把要租
房子的消息寫在紙上四處張貼。可是發現非常多的公寓房,連在衛浴
室轉身都有問題,而平房在設備上也都有障礙,找了又找,沒有適合
的。有一天發現朋友的母親要賣的房屋蠻適合殘障朋友,我和如明就
迫切的為這幢房子按手禱告。雖然他母親給我們半年的時間想辦法籌
錢,可是我們在銀行都沒存錢,不能貸款,後來朋友幫忙賣了車子將
錢存入銀行,我們也向家人借了頭期款,這才安定下來。第三步是「
找」,找殘障朋友,在街口或小路找,一看到就追。第四步是「訪」
,訪殘障機構以及政府福利機構,避免重覆資源以及更了解當地的福
利概況。

  馬來西亞的事工即是將總會的服務模式轉換為適合當地的工作體
系,大致分為福音、福利、事業三部份進行:

一、福音:1.團契(至今已有 39 人參加)  2.探訪  3.詩班  4.轉介
    5.宣廣  6.戶外活動。
    福音信仰是我們第一開始的工作。

二、福利:
  1.就醫服務  2.就業服務(就業媒合促成 11 人)  3.職業訓練
    (電腦班平均 15 人,語文班平均 6 人,手工藝班平均 6 人)
    4.交通服務  5.輔具服務  6.諮詢服務。7.寄宿服務(幫助了 6
    位殘障朋友) 8.殘障兒童保育院(目前已有 12 位孩童)。
    民國 81 年陸續推出才藝教室及研討講座, 82 年電腦職訓及裁
    縫職訓開始, 83 年開始殘障兒童保育院的工作以及日間看護。

三、事業:
    1.修車廠(修車廠在 83 年結束營業)  2.裁縫  3.手工藝  4.T
    恤  5.卡片義賣  6.精品店(「杏林小鋪」泡沫紅茶店在今年開
    張大吉)。
    為了能自立, 84 年成為事業的開發期。

    在十多位工作人員盡心盡力的努力下,去年服務量高達四百多人
次,這三年來雖然歷經許多的艱難,但終究是有些許的成果了,不過
這只是個起點,但願中心能更加倍努力來耕耘,讓更多殘障朋友的生
命得造就。對未來,中心有以下的展望,期待大家為我們代禱。

一、求神預備二甲地,開設伊甸山莊,服務吸毒者及殘障朋友。
二、在柬埔寨、金邊設立伊甸分會。
三、願殘障兒童保育院能有愛心的專業師資,讓孩童在愛中成長。
(原載於「伊甸園」月刊105期、一九九五年八月號)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