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eli (失眠的貓頭鷹) 看板: Faith_Life
標題: 『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使徒行傳2:37-47
時間: Mon Nov 17 08:46:21 1997

  這是一個喜歡標準答案的世代,如果我們遇見問題時,很希望得到一個答案。我很喜歡一個在廣播電台上的廣告,這個廣告是一個童裝的廣告,有四個小朋友在對話,其中一個
問說:如果體重只有別人的一半,要怎麼辦?有一個小孩子用很肯定的聲音回答說:那你最好穿得比別人鮮豔兩倍。另一小朋友問:如果身高只有別人的一半,要怎麼辦?充滿自信
的聲音說:那你最好穿得比別人可愛兩倍。然候第三個小朋友的聲音出現,他用有一點不好意思的聲音問:如果頭腦只有別人的一半,要怎麼辦?前面三個小朋友就同聲說:你最好
比別人用功兩倍。我覺得這個廣告最真實的地方是第三個問答,如果頭腦只有別人的一半,最好的方法就是比別人用功兩倍。

  當我們看見這個社會有各樣的問題時,我們也許會問,這麼多問題要怎樣解決?許多專家提供他們的答案,教育部長說:把失學的青少年找回來;經濟部長說:把進出口貿易做
好;財政部長說:控制台幣不貶值,股票不下跌;內政部長說:警察要努力把壞人通通抓起來;外交部長說:我們要參加國際組織,加入聯合國。交通部長說:馬路不塞車,飛機不
掉下來。每一個專家都說的很有道理,但是社會好像沒有改善多少,幾乎天天都有問題發生。

  我們活在今天的台灣中,因為對這一個社會存著關心,才會看見周圍有這麼的問題,因此就擔心、憂心、灰心,甚至傷心起來。許多人在擔心、憂心、灰心、傷心之餘沒有平安
,便選擇離開這裡移民去了。對不想離開這裡,或者是還沒離開的人,我們應當怎樣行呢?

  聖經告訴我們,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耶路撒冷,有許多人聚集到耶穌的門徒那裡,他們聽見了耶穌的門徒,告訴他們耶穌是救主之後,他們覺得扎心,就問耶穌的門徒說:弟兄
們,我們當怎樣行?這一個問題問得很不簡單,因為聖經告訴我們,聚到使徒那裡的人當中,有許多是從世界各地回耶路撒冷過節的人,他們的經濟很不錯、他們的學問也比這些使
徒高,他們竟然對這些原本被譏笑的加利利人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

  聖經用一個字來形容群眾的感受,這個字就是「扎心」,在聖經中這個字只出現兩次,另外一處在約翰福音十九章三十四節,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有一個兵丁要確定耶穌已經
斷氣了沒,就用槍扎耶穌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耶穌肋旁的皮膚被兵丁用槍扎破了,在十字架上的流出血和水,這一幅畫面把上帝的救恩表達出來。使徒所作的見證,扎入
了眾人的心,把他們原本對福音的阻隔刺破了,眾人流露出來的是一個茫茫然的心,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夠得到平安。

  今天在台灣也有許多茫茫然的人,陳進興高天民還沒抓到,大家都很害怕;台幣貶值股票跌價,大家都很擔心;選舉到了,看到那些候選人罵來罵去,告來告去的,大家也很灰
心,當我們的親人或朋友得了不治之症,我們也好傷心。前天接到一個國外來的電話,請我們去探望他的一個朋友,這個人去醫院檢查身體時,突然發現他已經是肺癌第四期了,打
電話給我們的人,請我們去看他,把福音傳給他。我最近去一個地方當義工,幫助一些少年人,這些少年人犯了案,被法院保護管束中,那個機構是一個專門幫助這類少年人的福音
機構,我剛去幫忙的時候,問他們的一位同工,受他們幫助的少年人有多少,他告訴我,連同少年監獄、觀護所、輔育院,加上各種請他們輔導的青少年團體,差不多有一千多人。
這個機構的同工只有五、六個人,加上一些義工。

  我不曉得你看見我們週圍的社會現象,你有什麼感覺。當我們遇到那些身心靈被刺痛的人的時候,我們能做什麼呢?彼得對他那一個時代,問他當怎樣行的人,給了一個直接了
當的答案,他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神所召來
的。這是給那些茫茫然的人,最好的答案。如果我們要用這樣的話,對那些來問你怎麼辦的人,當然不可以照本宣科的說。

  會帶問題來找你的人,通常是信任你的人,你認識他瞭解他,他才會帶著問題來找你,當他講完了他的問題以後,你可以告訴他,你自己是一個基督徒,按照我們基督徒的看法
,直接把他不對、應當悔改的地方指出來。如果你遇到人,卻不知道基督徒的正確看法是什麼,不懂得怎麼說,那你應當加油了。把人帶來教會找傳道人是可以的,但傳道人跟他的
關係,不會比你跟他的關係深入,你最能幫助來找你的人,你可以很直接的針對他的問題告訴他那裡應當悔改。

  曾經有一個別的教會的姊妹,不知道從那裡聽說,我們教會的青少年工作做得不錯,她就把她的唯一孩子交給我們,讓這孩子參加我們的青少年團契,這個媽媽很關心她的孩子
,偶而會打電話來跟我們討論她兒子的事,抱怨她兒子跟她溝通不良,在家有空只會打電動玩具什麼的。後來有一次,我們跟那個孩子聊天,他抱怨說,禮拜六晚上常常只有他一個
人在家,他爸爸媽媽出去打麻將了。說實在的,聽了那孩子說的,我力氣都沒了。我們真的要加油,如果自己說自己是基督徒,生活卻亂七八糟的,別說要幫助別人,恐怕連自己家
裡的人出了問題,都幫不上忙。

  如果你有機會把基督徒的看法,告訴來求助於你的人,你應當把怎樣信耶穌告訴他。就像彼得說的,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這個意思就是,接受耶穌做你個人的救主。如
果他說,我信耶穌以後,我所有的問題就會解決嗎?你應該怎麼回答?如果你敢跟人家說,『我保證耶穌一定解決你的一切問題』,我一定會非常佩服你,我還不敢這樣講。彼得也
不敢這樣講,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這個意思是,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做救主,我們的罪就得到赦免,而且
也有聖靈進到我們的心裡面。你可以解釋一下,聖靈進到我們心裡,就是有神的同在,有神的同在比得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更好,聖靈會幫助我們面對問題的。

  聖靈如何幫助人解決問題呢?答案在四十二到四十七節,這一段經文簡單說就是,基督徒用行動證明聖靈的工作。有人看見這段經文的時候,會解釋說,神要我們過共產主義式
的生活,因為聖經告訴我們,教會建立起來的時候,大家凡物公用,有錢人把田產家業賣了,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這樣的解釋不對。聖經根據一千九百多年前,在羅馬帝國統
治下的耶路撒冷猶太人生活狀況,把神給基督徒的生活原則啟示出來,我們要留意的是原則。

  初代教會的增長很快,我們知道是聖靈的工作,但不要忽略當時代基督徒的表現。在這一段經文中,有一些教會成長必備的因素在裡面。今天我只提出一點。

  基督徒應當有團契的生活。所謂的團契生活不是人民公社,也不是同樂會,而是在彼此的需要上有實際的付出。初代教會幫助許多窮人,沒飯吃的給他們食物,沒得穿的給他們
衣服,沒有地方住的給他們地方住,這才是真正的團契。團契是一種關係,不是一個組織,教會的團契作用是把神的愛分享給人。今天在台灣,我們不一定有機會用食物、衣服、住
處來表達愛心,我們常遇到在物質條件上比我們豐富的人,卻有一大堆的問題,他們需要關心。

  我去那個青少年的輔導機構當義工,是去教他們學電腦,其實我電腦功力不怎麼樣,我去那裡第一堂課就後悔了,那裡有一位同工非常厲害,把一些早就該丟掉的電腦,整理到
可以用。上課的那些少年人中,我問他們家裡有沒有電腦,只有一個人說有,我問他是什麼電腦,他描述了一下,我知道他家的電腦比我的電腦進步了好幾級。那些孩子差異很大,
有的人穿的衣服感覺很高級,有的有點臘褟,他們的共同點是,他們都犯過案。第一次上完課回家我很挫折,因為我跟他們上課時,沒人看我,跟他們講一些電腦的基本操作,他們
好像也聽不懂,後來我只好教他們玩電動玩具,他們開始有一點興趣,跟他們攪和到下課,沒有一個人把電腦裡的電動玩具玩過關一次。我真的好挫折,一方面是因為那裡的電腦太
落伍了,另一方面是因為那些孩子的反應。我很想找一些有錢人奉獻,買好一點的電腦給他們用,但想歸想,這不是容易的事。

  第二次上課前,我去買了十幾片滑鼠墊,每一個孩子送一片,讓他們用滑鼠時好用一點。那一次上課我發現,他們全部都會玩電動玩具了,這給我很大的信心,但他們還是不理
我,我問他們問題時沒有人回答,還有一個在下面跟別人眨眼指著我笑。第三次我預備了一些糖果,這一次上課的反應進步了一點,我終於覺得有教他們一點東西了。前天禮拜五第
四次上課,我還是預備了糖果給他們,他們好像跟我很熟了,結果他們沒有心學新的東西,一直要求我讓他們玩電動玩具。我跟管他們的同工商量,可以安排一次比較輕鬆的內容,
我想做Pizza給他們吃,找機會對他們做深入一點的瞭解。那位同工在我下課時告訴我,這些孩子很喜歡我。我想,我快要有機會傳福音給他們了。

  還記得那個廣告中的對話嗎?如果體重只有別人的一半,要怎麼辦?如果身高只有別人的一半,要怎麼辦?如果頭腦只有別人的一半,要怎麼辦?穿鮮豔的衣服,或者穿漂亮的
衣服都只是在表面解決問題,但是比別人用功兩倍是很實在的去解決問題。當我們感覺教會都沒增長時,最實在的辦法是去傳福音,當我們把福音傳給人時,最實在的是告訴他,要
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做個人的主;當我們要向非基督徒證明,有聖靈管理我們的生命,最實在的是去關心他們,並且為他們付出愛心的行動。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帶領人歸主。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