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接上的枝子《羅馬書11:11-16》 在農業的技術中,有一種叫做接枝的方法,如果有一棵樹所結的果子不好, 但樹幹長得很好,種樹的人就會把這棵樹的枝子剪去,從其他結好果子的樹上, 剪下一些枝子,接到這棵樹的樹幹上,這樣,它就會結出比原來枝子更好的果實 來。保羅身為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徒,想到自己的同胞拒絕福音,外邦人卻在聽 到福音後,接受了耶穌基督的救恩,這樣的情況,就如同果樹的接枝。但保羅深 信,他的同胞並未被神棄絕,猶太人終究是神所揀選的子民,最後還是會回轉歸 向神的。 《聖經經文》羅馬書11:11-16 11 我且說、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麼.斷乎不是.反倒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要激動他們發憤。 12 若他們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他們的缺乏、為外邦人的富足.何況他們的豐滿呢。 13 我對你們外邦人說這話.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我的職分. 14 或者可以激動我骨肉之親發憤、好救他們一些人。 15 若他們被丟棄、天下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麼。 16 所獻的新麵、若是聖潔、全團也就聖潔了.樹根若是聖潔、樹枝也就聖潔了。 從耶穌基督的時代開始,猶太人就對祂所傳的福音存著敵意,不但不接受耶 穌基督做救主,反倒將祂釘在十字架上。但我們不要忽略一個事實,並不是所有 的猶太人對福音都是排拒的,當耶穌在世上行走時,仍然有許多跟從耶穌的猶太 人,後來將福音傳給外邦人的也是猶太人,所以猶太人並非全體都是抗拒福音的 。直到今天,這個情況也是如此,跟全體猶太人比起來,接受耶穌基督的人數真 是太少了,在羅馬書第九章的最後一段經文保羅指出,對不信的猶太人來說,耶 穌基督成了他們的拌腳石,但在神的應許中,信靠主的人卻不至於羞愧,並且保 羅堅信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今天這一段經文,要講解猶太人的失腳,和外邦人得救的關係。保羅在十一 節談到兩個重點,第一個,猶太人不接受耶穌基督而失腳,並不是跌倒,他們拒 絕福音只是暫時性的,終有一天他們會回轉歸向神的;第二個重點,因為猶太人 暫時拒絕福音,外邦人有機會得著救恩,對已經得救的猶太人來說,外邦人的得 救會激發他們,帶領其他猶太人歸主。猶太人一直以來,以自己是神的選民驕傲 ,他們認為只有猶太人有資格得救,倘若他們一開始就得到耶穌基督的救恩,大 概不會願意將福音與外邦人分享。外邦人中得著耶穌基督救恩的人,就得到非常 豐盛的恩典,更何況蒙神揀選的猶太人,當他們接受耶穌基督作救主時,將要得 到更大的福祇。 當猶太人回轉歸神的時候,外邦人將會如何呢?保羅雖然身為外邦人的使徒 ,但他對自己同胞的得救深具信心,當猶太人回轉重新得到神的恩典時,外邦人 並不會因此失去任何利益,因為外邦人得到的救恩,原本就是透過神所揀選的猶 太人彰顯出來,猶太人得救會使兩者都得到祝福。保羅願意把握向自己同胞傳福 音的機會,若有機會總會向猶太人傳福音。從使徒行傳的記載,可以見到保羅每 到一個地方,會先到猶太人的會堂中傳福音,雖然常遭受反對逼迫,他並不會因 此失去向同胞傳福音的熱情。 不信的猶太人被神棄絕之後,反給那麼多外邦人得到與神和好的機會,要是 將來猶太人就悔改,歸入耶穌基督的明下,這件事就如同一個死在罪中的人,在 神的義上復活過來一樣令人歡喜快樂,對一切已經相信的人來說,將會經歷更豐 盛的屬靈生活。保羅在這段經文的最後一節,用兩個比喻來說明,猶太人將來必 定要得救的事實。第一個比喻是新麵的比喻,在舊約聖經民數記十五章十七到二 十二節,是這個比喻的根據。當以色列人進到迦南地後,第一次收成麥子時,要 將初熟的麥子磨成麵作成餅,就是所謂的新麵,這是用來獻給神的祭物,當這一 份聖潔的新麵獻上之後,所有接著收成的麥子也都是聖潔的。 第二個是樹根的比喻,樹根是整棵樹的生命來源,一棵樹被剪去一些枝子以 後,仍然能夠存活,但如果把一棵樹的樹根挖開,它受到傷害或吸收不到水份, 整棵樹就不得存活。主耶穌也曾經用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叫凡屬祂的人要如同 枝子接在葡萄樹上,有了葡萄樹所供應的養份,枝子自然會結實纍纍。保羅深信 ,猶太人的祖先以經被神分別為聖了,神當然不會放棄猶太人,當他們回轉時, 再一次與主的生命連結,必要顯出神豐盛的恩典。 今天的主題是『被接上的枝子』,外邦人得救的機會,是因為猶太人不願意 接受救恩,外邦人如同一棵樹,原本的枝子剪去之後,又接上另外的枝子,但猶 太人並沒有在救恩上失落,將來他們仍要回轉歸神。這一段經文分做三部份來看 ,十一及十二節指出,猶太人並沒有完全失去神的恩典,他們不接受救恩,反倒 成為外邦人得救的機會;十三到十五節,保羅以一個外邦人使徒的身份,祈盼猶 太人的回轉,並預見這如同從死裡復活般的喜樂;第十六節以兩個比喻,再次強 調猶太人將必得救。 保羅為自己是外邦人的使徒感到榮耀,同時也帶著對自己同胞得救的深切盼 望,他說『或者可以激動我骨肉之親發憤,好救他們一些人』,「一人得救,全 家得救」的目標,應當是每一位基督徒的目標,在保羅自己的經驗裡面,要叫自 己的同胞歸主,比叫外邦人歸主難上千百倍,但他從不放棄這樣的祈盼,在他傳 福音的事工上,也是這樣的帶領人。在使徒行傳十六章,保羅和西拉遭到逼迫, 被關到監牢裡面,他們在夜間禱告讚美主時,發生一項神蹟,地大震動使堅牢的 門開了,禁卒因此而害怕。保羅把福音傳給他時對他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 一家都必得救』,這個禁卒就領了保羅和西拉,向自己的家人傳福音,這一家人 就得救了。 在禁卒的家中,我們可以看見一幅非常美的圖畫,禁卒一家大小圍繞著保羅 和西拉,帶著喜樂的眼神聆聽主的道,在保羅的眼裡,更加流露出為這一家人得 救的歡喜。讓自己的家人有機會聽到福音,是很重要的事。有些時候對自己的家 人傳福音,比向外人傳福音要困難許多,但這並非是一件做不到的事,當我們的 家人看見我們自己,從福音得著盼望和喜樂的生命時,他們也會願意來瞭解我們 所信的福音。神對猶太人的揀選,是從亞伯拉罕一個人開始的,我們不要放棄自 己家人得救的盼望,神必要照著我們的信心,在自己的家中行奇妙的事。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