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ei (靜候佳音) 看板: Belief_Music 標題: [轉貼]昨晚的音契音樂會 時間: Sat Sep 23 09:21:34 2000 作者: altoman (風雨故人來) 看板: C_Chorus 標題: 昨晚的音契音樂會 時間: Fri Sep 22 09:45:12 2000 跟往常一樣 還是分上下半場 上半場純管弦樂 下半場則加入了合唱 上半場的曲目 是葛利格的兩首哀歌 受傷的心與晚春 金希文的交響三部曲 風雨中的家園 築橋 生之盼 西貝流士的芬蘭頌 下半場則是金老師的關懷台灣系列組曲之二 無言之歌 接下來聲音美 人也美的女高音傅上珍小姐加入(她是我最喜歡的國內女高音呦 其實余彩雯小姐也不錯 只不過 我在傅上珍的身上感受到更多 類似葛貝的溫暖) 分別是孟德爾頌的 經點管弦樂選曲 Hear my prayer Lift Thine Eyes to the Mountains He Watching over Israel 金老師的晚安廿世紀 法朗克的天使之糧 整場下來 讓我比較震撼的是上半場 聽的我頭皮發麻 眼淚直掉 我常常覺得 金老師的音樂是有畫面的 該是求主垂憐的音樂 就一定精準而又誠懇的讓你心痛 第一首受傷的心 是由大提琴黯啞微弱的g音開始 當他低低的啦著 我就馬上從一天的疲憊中醒過來了 接著小提琴加入 非常長又不和諧的連續 很像是在悲痛中不斷翻騰的所有思緒 接者中提琴出現 形成主奏 但伴奏的大提琴 與小提琴 卻像是刀割一般的感覺 好像是塵世中一個個受傷又微弱的呼喊 在浪潮中浮起 卻又沉沒 最後 主奏換回原來的小提琴 以八個間隔來演奏 所有的情緒隨音域的廣闊達到高潮 最後卻是以pp收尾 我的心卻是像被針扎了一下的感覺 疼痛卻又美麗 晚春的情緒沒有第一首來的大氣 卻像是小橋流水般的輕輕低訴 這一點我就蠻佩服金老師的選曲功夫 經過第一首的震撼 第二首的感覺 就像是聖靈輕撫每個受傷的心靈 讓聽眾的情緒能夠平靜 接下來就是金老師的作品了風雨中的家園是一直以沉重的4分音符動機寫成 很像是沉重的步伐慢慢開始 但中間有一段不斷加快 加大的音程特色的節奏動機 有點像是大風大雨的狂飆無情 我這時候已經整個人快縮成一團了 感覺上 快被 音樂吞噬掉的感覺 第二段的築橋 則是有許多不斷前進的音樂情緒 一開始是用對位手法開展 非常柔性的線條 逐漸變快成十分堅決的剛硬 最後越來越強大 原來的主旋律又再次出現 像是匯集眾人的希望般 至於第三段的生之盼 我覺得寫的令人驚奇 他寫出了生命的兩種意義 希望與絕望 歡悅與爭扎 藉由兩段不相關的旋律交替進行 一是抒情的流線 一是生硬冰冷的節奏 其中有一段象徵生之喜悅的篇章 由旋樂襯底 木管樂器 法國號 而後長號 小號的點吐 我真的看到了一朵朵花在盛開 還有漣漪圈圈 蛙鳴陣陣 小河潺潺 又體驗到金老師過人的地方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