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lk@fhlbbs (陳小小), 信區: Belief_Music 我覺得問題在於音樂會不會不知覺中影響一個人? 好比文字其實很容易灌輸一個人新的理念,電影也是一樣,會慢慢將人的一些 理念革新、或導至敗壞。 那麼『音樂』是否跟文字、動畫一樣會改變人?? 如果會!那麼我想大家選擇音樂來聽時,要小心一點。 就像我們看書、看電影,也都會選擇一下,避免自己落入試探。 至於魔不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囉!!! ─────────────────────────────────── 發信人: siyou@fhlbbs (daniel), 信區: Belief_Music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認為new age 的說法很正確, "你創造你的實相" 一個人會受音樂或文章電影的影響是他自己願意的, 而非那些事物改變他的. 你是如何的人是你自己所選擇的, 音樂能影響你是你與它有共鳴,是自己本身就有那樣的因素, 喜歡看暴力電影的人,並非電影好看,而是自己與他有相應它才好看. 你是如何的人,你周遭就會有與你相應的事物出現. 你若喜歡聽流行歌曲,那表示你與流行歌曲有某程度的契合, 你若覺得聽流行歌曲對你不好, 那你不用把CD燒掉或送人,只要你改變心中與流行歌曲相投的東東即可. 倘若不從心中改,只是不聽不碰那只能治標而已. ──────────────────────────────────── 發信人: kkang@fhlbbs (康宗貴), 信區: Belief_Music 最近在看 教育心理學 有提到一些學習理論。 一個人的知識獲得,主要有兩大哲學體系成為源頭,一個是經驗主義 在心理學上影響到『行為派』的說法,此派認為一切行為都是外在環境的刺激 而成,所以要研究一個人的行為只要將一個人所有 刺激--反應 合成,便是一個 人的整體,這種『行為派』心理學主要對行為的定義是:外顯看見的反應,比較 不是內在意識過程,這種派別我想大家應該很熟悉的,人與動物是無異的研究前 提,當然新行為主義已經又不一樣了,行為派所研究成果一定是無用的嗎?人的學 息不會受環境影響嗎?這問題留給大家思考:) 第二種哲學源頭是:理性主義,這理性主義是唯心的意味,偏此種哲學體系 的心理學比較是偏知覺與意識的研究。 到底一個人的行為與認知會不會受環境的影響,個人認為『會』的,一種 潛意識的影響,如果一個環境是一種『價值體系』的東東,確實一個人會不知不覺 走入這種價值體系而不自知的。 人性論本身是很複雜的,最好認為自己有限,凡是小心為妙,人要改變自己 到底要如何改?改變甚麼?這些都是很難的問題,或許有一顆尋求的心是最重要的 了。 ───────────────────────────────────── 發信人: siyou@fhlbbs (daniel), 信區: Belief_Music 如果環境是可選擇的話,我相信那種價值體系是你所願意接受的, 如果無法選擇,那就像"刺激1995"說"體制化",迫使自己得接受那樣的價值觀, 基督徒又是如何改變的呢? 佛教徒又是如何修行改變自己呢 ? 人性以基督教言之應該是非善非惡.此點與佛教觀點相同. 人淪落至此,基督教以原罪解,佛教以無明解.ㄟ,我想說啥? I don't know. :) 外在力量改變人較快,以己力較慢. 我想大家都不否認音樂的力量, 這又讓我想到"刺激1995"裡男主角很得意的為大家播放"費嘉洛婚禮"(right ?) 當時在廣場上的人都被這天樂般的歌聲所深深吸引,雖然我聽不懂那歌劇, 只聽見音樂而似乎忘了周遭一切,彷彿與音樂融合,偉哉,音樂. 好的音樂是會感動人的,你若聽到能感動你的音樂,就買吧 !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