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tjy@fhlbbs (哲彥), 信區: Belief_Music 我個人偏好古典詩歌,在教會中聽到古老的聖詩幾乎每次都會有好大的感動。 它的歌詞通常有好幾節,每一節都詳盡的描述了我們讚美神的原因(相對於讚 美短歌多是重複的讚美字句)。有些聖詩歌詞甚至於一首就包含了創世、墮落 、救贖、審判、新天地、、、,詳細的使我們知道神的偉大跟敬拜神的原因。 另外好像敬拜的短歌大多沒有押韻,不易背誦,這也是我較會唱古典詩歌的原 因。敬拜的歌大概是時代的產物吧,它也有吸引這一代的地方(只是我不會很 喜愛它)。古典詩歌流傳了幾百年,也是有它的長處。 兩者的和聲方式也是有差距,古典詩歌大概都有四部,敬拜的短歌似乎和聲較 少。 唱詩歌時古典詩歌總是靜靜的唱,敬拜的短歌似乎都要站起來手腳動一動的唱 ,就我這種安靜的人而言,我就較喜歡安靜的唱。別說我「不釋放」,我的個 性就是如此(聖經中有沒有規定唱詩要所謂的「釋放」的唱)(聖經中的「釋 放」二字好像都不是用在這方面),要我「動手動腳」我實在是不自在。當然 ,我會順服帶領唱敬拜短歌的人,但是我唱詩的感動就沒有我唱古典詩歌多。 我想喜歡敬拜讚美的人也是蠻多的,大家說說看法吧! ─────────────────────────────────── 發信人: Zonec@fhlbbs (我是周榮), 信區: Belief_Music 每首詩歌其實都是有期時代意義的 在不同的時代就會有不同的作曲家做出不同的曲子出來 而作曲家的功力有強有弱 也自然影響他的作品在後世的地位 現在我們所聽的古典詩歌不也是當時所流行一時的作品嗎? 有的作曲家非常認真的寫作 將上帝的信息融入其中 當然也有的作曲家偷懶 不管是古典詩歌或是現代詩歌 其實都可以發現這種作品 因此我覺得不必刻意去區分所謂的敬拜讚美或是古典詩歌的好壞 大家也不必輕視敬拜讚美的短詩 只要是帶著上帝的祝福的詩歌一定會流傳久遠的 我想這是因為敬拜方式的不同而有的差距 詩歌的功能性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曲式、和聲,和演唱方式 古典詩歌是為了在一個嚴肅安靜的會堂中 是敬拜儀式的進行的一部份 但是在自由開放的現代敬拜中 隨著聖靈的運行 傳統的敬拜儀式也逐漸模糊起來 大家不再希望站在自己的椅子上念歌 而希望把自己的感情唱進去 這時當然需要歌詞短而易記的讚美短詩囉 可悲的是現代人的音樂素養愈來愈差 五線譜都看不懂了 何況要他們配四部和聲? 不自在就不要作嘛! 一個健康的敬拜是每個人都能自由的「釋放」在其中 一定要跟著領會的動作做才叫做釋放的話 我覺得這個領會也應該好好檢討了 現代人有現代人的問題和煩惱 現代人有現代人的感情和語言 我覺得現代的基督徒也應該有現代的詩歌 來向神表達我們內心深處的靈魂 並向這世代的人傳說我們的信仰 其實現代詩歌也有很多的流派和種類 敬拜讚美(worship songs)只是其中之一 只是可惜我們近年的教會音樂發展漸緩 我們已經漸漸失去了用音樂來表達我們的信仰的能力 台灣的基督徒音樂作曲家寥寥可數 何時我們才能以現代的音樂語言來向這個時代說話?……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