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agu (棉花寶寶) 站內: Belief_Music 標題: 金曲獎之宗教音樂..... 時間: Tue May 2 21:34:45 2000 看完金曲獎後.... 心中一直有遺憾........ 宗教音樂這個獎項....落在偶像手裡..... 基督徒ㄉ音樂很好....反而沒被重視.. 跟神禱告說..有一天福音音樂要佔領主流市場... 這是一個信心ㄉ禱告... 另外...... 有一個福音音樂場牌.....G-POWER..是屬滾石下ㄉ... 但滾石並不看好這公司.... 大家要好好為它們PRAY.. 因為目前只有G-POWER是在主流公司齊下.... 求神為它們開道路.... > -------------------------------------------------------------------------- < 作者: Roxanne (騎單車的恩典年歲) 看板: Belief_Music 我沒看到這個獎項.. 不過我看到最佳方言男演唱人朱約信和最佳音樂製作人(?)陶吉吉 發表得獎感言時不約而同感謝上帝 我想這也是上帝得榮耀的一個方式 可惜後來看某家娛樂新聞時 才發現它根本不播得獎感言 > -------------------------------------------------------------------------- < 作者: zawu (噴射吧!阿賢!) 看板: Belief_Music 沒差啦...金曲獎當天的收視率是3.多 相當高 相信大家都看得到....:) 相對於朱約信和陶吉吉... 反而是音契得獎... 范姐一句感謝上帝的話也沒有.... 呵呵....真怪... > -------------------------------------------------------------------------- < 發信人: GM.bbs@cef1.cef.org.tw (小人 惡人 罪人), 看板: Belief_Music 范姊說,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音契是基督徒的(至少古典音樂界吧), 所以沒有再說這類的話。 > -------------------------------------------------------------------------- < 發信人: blue.bbs@cef1.cef.org.tw (question), 看板: Belief_Music 對阿,好不容易音契擺脫宗教“團體“的形象 進入文化藝術團體的形象,是要很小心的 不像流行音樂“個人“形象本身的本錢大,愛怎樣就怎樣 > -------------------------------------------------------------------------- < 作者: Littlepig (可愛小豬) 看板: Belief_Music 可是,我實在不知道"宗教"背景究竟是好形象還是包袱? 前幾天,我有機會和一些國內蠻有名的音樂家們聊天 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一些國內當前音樂界的怪現象,當然也包括整個社會的問題 其中一個很不錯的音樂家說了一段話(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基督徒) 他覺得音樂廳的管風琴放著不用很可惜,覺得甚至應該開放星期天讓教會聚會使用 (他是領音樂廳薪水的人) 但說到另一個話題 他又覺得現在音樂廳演出已經沒有什麼篩選,任何人都可以上 變成沒有一定的標準和門檻,失去音樂廳演出的意義和鼓勵性質 他就提到,隨便的人,像婦女合唱團、教會,像什麼音契這種都可以進去... 說實在話,他說得很快,但是我聽得很清楚、也有點shock 的確,現在有很多教會音樂,不像早年那麼偉大而令人尊敬了 教會音樂的素質也不像從前那麼高了(至少不整齊) 而音契一直努力的,不就是回到這樣的印象和水準嗎? 我不知道音契的存在,究竟是讓人驚訝教會音樂的高水準,或是做了不良示範 但至少那天聽那些音樂家們的分享 我知道音契必須更努力,至少音契扮演了眾人對「教會音樂」第一印象的窗口 對那些很少接觸基督徒、教會音樂的人們來說, 即使音契所演所唱不一定是宗教歌曲,但那是他們認識基督徒的重要管道和印象 那天聊天,我並沒有做任何的反駁或說明 當然他們也一定不知道我是基督徒、是音契的一員 把這樣的「意見」帶回來,大家一起努力 > -------------------------------------------------------------------------- < 作者: wolfcub (卡在瓶頸的吉他-誠心所願) 看板: Belief_Music 這是什麼爛理由??? > -------------------------------------------------------------------------- < 作者: ryback (黑棋子) 看板: Belief_Music 說實話 金曲獎得不得獎是在評審 並不是在大多數人 這次的最佳男歌手 我從來沒聽過 反倒是陶吉吉沒選 上 方言歌手也是那些人 新人五月天也沒上 我還滿遺 憾的 沒得獎並不代表不好 反而沒得獎的都是唱片大賣 例如五月天 就算福音歌曲登入的主流市場 我看也未必 會在金曲獎上得名 得獎是看評審 不是嗎:) > -------------------------------------------------------------------------- < 發信人: Mario.bbs@cef1.cef.org.tw (師大 衰到爆), 看板: Belief_Music 呵呵....這個理由沒什麼不好吧... 音契目前最大的麻煩就是如此... 因為音契是積極想進入"古典音樂"的領域 不過從名字就知道這個團體是一堆基督徒.. 所以老是只被歸類在"宗教音樂'的框框裡... 就像這次得獎的"留心"...我們雖然是報名"古典音樂".. 但演出團體因為是"音契"..評審還是想把我們歸到宗教音樂去... > -------------------------------------------------------------------------- < 發信人: Romeo.bbs@cef1.cef.org.tw (逢甲福音戰士劭哥), 看板: Belief_Music 我想因該是金曲獎對音契來說並不重要 音契要感謝上帝能用他們藉由音樂來服事主 而不是用音樂來得獎 因為幹麻在意音樂是不是受世人的肯定 > -------------------------------------------------------------------------- < 發信人: tu.bbs@cef1.cef.org.tw (joan), 看板: Belief_Music ....我們再禮拜五上指揮課時 和我們的指揮老師討論了一下這次的金曲獎得獎者 也討論了許多的入圍和未入圍者 巷我們就問老師為什麼得獎的是---...而不是*** ...這一類的問題 我們的老師今年也去評審金曲獎 他是評非流行音樂 我們沒說到音契 但我們問老師有關宗教音樂類 ....老師就說他把有寄來參加的帶子都拿到系辦公室 要我們有空去聽 後來老師說有一首叫''什麼彩虹'' 我們就問世不是彩虹下的約定...老師說是 還說是這次參加者中挺好的 我們老師不是基督徒 但他肯定那一首歌..也肯定他錄製的水準 ...他當然也不知道台灣有許多教會都唱讚美之泉的歌 .....最後我們還是懷疑為什麼他們也沒得獎說 ....聽說宗教音樂類報名的有80多件..是最多的 ............... 最後最後我們說到...是不是應該把宗教音樂從金曲獎中拿掉........... > -------------------------------------------------------------------------- < 作者: snoopychen (臭毛毛) 看板: Belief_Music 同樣是音契的一員,非常贊成你的一番見解, 我想,主耶穌看重的是我們的心,而不是世人對我們的評價 若我們有合一的異象,謙卑服事彼此,讓音樂裡有神的能力與聲音 單單享受在服事當中,深信神必會使用我們的。 你有這樣的夢嗎? > -------------------------------------------------------------------------- < 作者: yagu (棉花寶寶) 站內: Belief_Music 我想....... 是不須要在意受世人肯定... 但我們必須想更好的方法讓更多人知道教會音樂(現代詩歌.古典詩歌.福音音樂..) 在沒有被外面市場肯定前我們很難打出去.... 這些音樂不能只是一群基督徒在享受.... 而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在做什麼!!................^_^ > -------------------------------------------------------------------------- < 作者: agape (音光專輯上架囉!) 看板: Belief_Music 為什麼要擺脫宗教團體的形象? 當基督徒難道不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嗎? 老實說,我不知道音契本身怎麼看待這次的得獎, 我個人相信這是神的恩典…難道就不能感謝神嗎? 流行音樂“個人“形象本身要付的代價也很大,看 報紙就知道…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行為全然的可以 擺在台面上受人觀察 > -------------------------------------------------------------------------- < 發信人: GM.bbs@cef1.cef.org.tw (小人 惡人 罪人), 看板: Belief_Music 如果,您曾經同音契一起服事,您會發現,「感謝」是時時不斷的。 如果,您曾經於音契一起服事,你會知道,得獎也是我們切盼榮耀神的一種方式。 感謝,最重要的是時時不住地感謝。 為什麼要脫離宗教團體的形象? 因為音契不單有福音傳言的使命,也有文化的使命。 被定位成宗教音樂,容易讓人排拒、生出反感,反使福音接觸點降低。 更重要的是,把音契定位成宗教音樂,是因為古典音樂界的打壓。 既然音契演出的曲子,每一首都算是古典音樂界的經典, 稱呼自己演出的音樂為古典音樂,應該也不為過。 也是自己的視野和關懷開闊,不限在宗教狹窄的視野裡。 「關懷台灣系列組曲」,已經突破宗教的藩籬和框框, 把信仰推向更深刻的人與土地。這都已經超越了一般人對「宗教音樂」的理解了。 音契演出的是不是宗教音樂?當然是。 只不過,這個事實深深刻在每一位團員的心中, 每一個觀賞演出的聽眾也一定感受得到。 宗教關懷之外,我們還希望有有夠水平的音樂水準。 黃國倫、朱約信的音樂,是以流行音樂的面貌呈現,而非宗教音樂。 但是,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吧,不是嗎? :) > -------------------------------------------------------------------------- < 發信人: blue.bbs@cef1.cef.org.tw (question), 看板: Belief_Music 這時代需要有文化使命的基督徒團體 因為福音的種子需要有塊好土 我支持音契的文化使命, 畢竟這樣的工作需要有很大的信心與盼望 是世人見不得果效 只有上帝知道 > -------------------------------------------------------------------------- < 作者: macgyver (老柯) 看板: Belief_Music 這真是遺憾,相信讀過西洋音樂史的人應該知道,今天會有古典音樂, 基督教可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像希臘時代以前的古代樂曲現在已經全部失傳 ,因為當時沒有樂譜,而像葛麗果聖歌之所以能流傳,是靠著教會音樂學校憑著 口授而流傳的,因為有這些教會調式才能演變出我們今天所用的十二種調式,而 最早有今天的複音,和聲或對位法這種想法的,也是由一位比利時的修士以葛麗 果樂調為基礎所做出的"奧爾干農"。 我們今天的樂譜,音名,唱名,定律音樂是如何來的呢?參考全音樂譜出版社的書 "西洋音樂史"所說的,因為當時的教會音樂學校認為單憑記憶口授音樂難免會有變化 於是天主教會的音樂家們就在九世紀時發明了"紐姆樂譜",後來又經由達賴左改良 。而定律音樂則是由一位科倫地方的教士富朗可發明的。 所以,我們今天的樂譜,音名,唱名和譜表大都是在九世紀到十六世紀間由天主教 的教士及修士所完成。 音樂之父巴哈一生寫作過超多的曲子,當時每次彌撒都用不同的曲子,不能重複, 因此巴哈的創意幾乎用盡,他只得一邊禱告一邊作曲,從上帝支取靈感 ,他的曲子因此總是蘊含著智慧和力量。(p.s.巴哈是新教徒) 巴哈曾說:為神的榮光而奉獻才是音樂的目的。 最後,我想轉錄台北愛樂電台的其中一篇音樂快遞 音樂的救贖 夜深了!煤油燈的燈蕊也快燒到盡頭。 46歲的巴哈仍然坐在他的書桌前,努力的譜曲。 因為復活節快到了,他得趕緊為聖瑪斯大教堂的詩班, 譜寫一齣新的清唱劇。 僅管工作再繁重,巴哈也從來不曾敷衍過任何一首聖歌。 他一邊寫,一邊祈禱上帝能賜給他泉湧的靈感, 他發現為上帝寫音樂是他最喜樂的事情。 僅管工作再繁重,巴哈也從來不曾敷衍過任何一首聖歌。 他一邊寫,一邊祈禱上帝能賜給他泉湧的靈感, 他發現為上帝寫音樂是他最喜樂的事情。 曾經,巴哈被死亡的恐懼綑綁著, 但現在他從聖樂的創作中, 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和定位。 轉錄自 www.e-classical.com.tw/activity/topic/classic_famous/97/march_realsong.html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