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mikehsyu (Mike Hsyu) 看板: Belief_Music
標題: 記憶、愛與自由 ── 藍色情挑的音樂蘊意(下)
時間: Fri Mar 17 01:05:47 2000

接上一篇....

    導演用這種詮釋音樂的方式,揭露了不僅是朱莉錯綜複雜的出死入生的心
路歷程,也揭露了對歐洲而言,度過傷痕的歷史重返合一的心路歷程 ── 那
就是:真正的愛與合一,絕不是壓抑遺忘傷痕與死亡,冷漠也絕不可能達至真
正的新生。


本文錄自信望愛全球資訊網「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http://www.fhl.net/gp/2k0312.htm


作者/gospel@fhl.net
──────────────────────────────────
▼第一第二主題的交織

  我們現在就來簡單的介紹藍色接續的音樂流程。

  第一主題的繼續出現,幾乎完全跟朱莉被迫回憶丈夫女兒,揭露跟丈夫女
兒有關的劇情有關。

  譬如一目睹車禍發生的男孩還給朱莉現場撿到的十字架項鍊(十字架對歐
洲這浸濡基督教文化的地域而言,絕對不陌生,它是死亡,也是愛與復活,是
出死入生。)朱莉在交談中被迫回憶丈夫死前所說的話,然後,朱莉拒絕十字
架,說要送給男孩,便走了。她選擇了壓抑,遺忘,與否認。

  第二主題出現,則完全跟她必須介入人際間的新情感有關。

  譬如她回想起女兒,一時激動不已,基於想壓抑掉遺忘掉過去的動機,主
動跟一直暗戀他的男主角作愛,便是響起這第二主題。搬遷進新公寓後,把唯
一與過去有關的藍色燈飾吊上,也是出現第二主題的配樂。與最怕寂寞、表達
情感最直接的住樓下的妓女第一次四目交接後,又再度響起第二主題。後來暗
戀她的男人千辛萬苦終於找到她,跟她的片刻短暫談話,仍出現第二主題。

  但朱莉顯然一直想拒絕任何新情感的開展。劇情中朱莉曾拒絕在街角被圍
毆的可憐人的求助,開始新生活時,也只肯用自己本名不交代夫姓的否定過去
,她完全不與鄰居接觸,透過獨自於深夜游泳(泳池也呈現一片藍色)來宣洩
自己的痛苦。

  與劇情配合的,便是在這段劇情中間,有兩次出現第二主題的變形,以單
簧管吹出。單簧管樂器本就有寂謬孤獨的感覺,音樂變形間,也開展一想投擲
垃圾卻無力氣的老婦,與一吹單簧管流浪漢的短暫而遠距離的觀察,更襯托女
主角朱莉對現世情感再無勇氣面對的心境。

  但朱莉終究發現她既無法遺忘否認過去,也無法完全規避新情感新生命的
開展。這不僅表現於吹單簧管流浪漢街頭病重時丟給她的話:「人總得留下什
麼!」,而後妓女告知流浪漢病死留下單簧管(這當然會讓朱莉想到丈夫留下
為完成的曲子),也表現於妓女無意間對朱莉說的:「這藍色燈飾是我小時候
的對成長盼望,一定也是你對某件事的紀念吧?」

  因此再度的,朱莉游泳間突然響起音樂,卻又是第一第二主題的交織。

  自此對新情感新生命的回應漸漸壓過以冷漠看待現世的心境。朱莉開始選
擇回應不斷表達友好的妓女的友愛情感,還有就是老人院門口,看見除了金錢
,已什麼都不復記憶的癡呆症母親(正是冷漠的極度推演),決定回頭不進去
。(這時也是響起第二主題音樂)。

  但朱莉還沒有完全超越。

  她仍舊不願意繼續做完丈夫未竟的音樂。她只是妥協了,讓暗戀她的男人
接受歐洲共同體的邀約做完曲子,然後發現風格與丈夫的差距太大(曲子太過
激情熱烈,與丈夫平靜的禱詞風格差距太大,這也突顯出暗戀朱莉的男子的充
滿豐富情感的激情音樂家性格),便幫忙修飾到盡量貼近(但還是很明顯的違
反丈夫作曲風格)。

…………………………………………………………………………………………
▼回憶,原諒,超越與真自由

  最後朱莉得以超越,是她知道丈夫生前竟然另外有情人以後。她看見電視
上報導丈夫生平時,出現的照片旁邊的女人不是她自己。(這顯然也是暗戀她
的男主角刻意的動作,這男人曾說:『我不曉得要怎樣才能讓妳再度可以笑可
以哭可以被感動....。』)朱莉決定與丈夫生前情人一會。兩個女人在洗手間
會晤了,相談片刻,朱莉知道丈夫深愛這個女人,更讓朱莉體悟的,是朱莉得
知這情人與朱莉完全反方向的處理深愛之人的死亡 ── 她決定生下遺腹子以
紀念深愛的男人,她胸前也掛著十字架(暗示著死亡,愛與復活)。

  朱莉原諒了丈夫的不忠,體恤了他們的愛情,甚至把預備出售的豪華住宅
與丈夫的遺產留給這女人。

  就在這時,朱莉終於有能力創作丈夫未完的曲子了。

  曲子的完整版,前面全數保留丈夫創作風格:希臘文的合唱曲,壯烈的配
樂,與禱詞風吟詠,吟詠最後進入一充滿張力的持續單音音符後,就是未完遺
作的八小節音符。只是丈夫的吟詠部份是女低音唱腔,聲唱虔敬中略顯甜美,
朱莉則以高音假聲,比丈夫的詮釋多了很多悲劇感。

  唱腔結束後,朱莉完全沿用丈夫遺作的八小節音樂,不增加任何一個音符
,這會使音樂在禱詞之後充滿張力的突兀結束,因此朱莉使用不同樂器重複這
八小節,先是低沈鼓聲(這段曾出現於朱莉拒絕被毆者的求助,又與妓女朋友
樓梯間第一次四目相接的劇情中),而後是單聲部合唱配以打擊樂器將這八小
節帶進尾聲的悲壯氣氛,最後以單簧管,四聲撥弦寧靜的結束。

  導演到電影最終,把整首曲子完整的播放了一遍,唱希臘文「愛」時,配
以像走馬燈似的諸般臉孔,譬如朱莉的情人,還項鍊的男孩,什麼都已全數遺
忘的癡呆症母親,經驗朱莉自殺的護士,懷孕的丈夫情人,最後當終曲八小節
響起時,是朱莉平靜新生的臉。

  因此導演用這種詮釋音樂的方式,揭露了不僅是朱莉錯綜複雜的出死入生
的心路歷程,也揭露了對歐洲而言,度過傷痕的歷史重返合一的心路歷程 ──
那就是:真正的愛與合一,絕不是壓抑遺忘傷痕與死亡,冷漠也絕不可能達至
真正的新生。愛與合一是一條艱難的路,當事者唯有透過紀念死亡,原諒寬容
成全,才可能走出陰霾的傷痕,得到真正的「自由」。

  這恰似朱莉的音樂,在唱出「愛」時,是如此錯綜複雜的並陳一切過去。
唯有接受不幸,接受創傷,用新生活中隨機生發的人間情愛來超越,才有可能
走出陰霾,得到真正的自由。

…………………………………………………………………………………………
▼作者註:

  其實原曲在單簧管之後,是以管風琴演奏這八小節作結束。管風琴基本上
是很典型的「祈禱樂器」,很多歐洲的大教堂,都寧願以管風琴而不是鋼琴來
作靜默或唱詩時的伴奏樂器。以管風琴演奏作結,就跟這首曲子一開始的祈禱
唱腔有結構上的齊整,成為非常完整的一首祈禱曲。當然,這祈禱從一開始的
吟唱,到管風琴結束,是經過了千山萬水!

  但是電影中為何沒有播出管風琴呢?據說是台灣電影版本跟歐洲的有差距
(台灣的觀眾很不習慣在電影劇情結束時,卻因為音樂詮釋尚未結束必須等候
,多半就起身離席,造成一堆噪音....),這或者只好等我有機會看到歐洲版
本,才會水落石出吧!

…………………………………………………………………………………………
▼電影「藍色情挑(Bleu)」簡介:
導演:Krzyszstof Kieslowski
製片:Marin Karmitz
編劇:Agnieszka Holland(story), Slavomir Idziak(story),
      Krzysztof Kieslowski(also story),
      Krzysztof Piesiewicz(also story), Edward Zebrowski (story)
演員:Juliette Binoche(Julie), Benoit Regent(Olivier)
配樂:Zbigniew Preisner

──────────────────────────────────
轉載使用前,請取得原作者同意(gospel@fhl.net)

作者 gospel 之網站
心靈小憩  http://life.fhl.net/
心靈之光  http://light.cef.org.tw/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