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valen.bbs@61.59.38.17 (黑鍵與白鍵), 看板: Belief_Music 標 題: 教會音樂的典範(2)台灣的教會音樂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Sat Apr 6 18:10:47 2002) 轉信站: fhl-bbs!fhlnews!cef 這個問題也很大 不過我從幾個文本上來分析 作一些背景上的介紹 歡迎討論 1.福音派的聖樂傳統 因筆者本身在衛理宗的教會聚會 所以從本堂的現存的詩本來看 普天頌讚是最重要的選本 其次是聯合崇拜詩集 可能其它教派有不同的選本 在校園書房也有賣一些詩本 如台語聖詩等等 但是聖詩的選唱情形 我就不清楚 以普天頌讚來說 它有很明確的神學傳統 透過教會年曆(註1)編入 在加上其它主題性的詩歌 很完整的傳遞大公教會的信仰 在曲式上 以四部合聲譜寫作 在歌詞上 以多節歌詞來寫詞 不過一般會眾 會唱的就那幾首(如奇異恩典 '耶穌恩友) 2.敬拜讚美的傳統 這個標題很多人會覺得很怪 敬拜讚美也有傳統阿 但是多少可以看出它的發展 這裡不用靈恩派 是因為敬拜讚美的音樂 有些也是被福音派 甚至天主教接納的 台灣一開始有敬拜讚美這個用法 好像是從河用仁的萬國敬拜讚美開始的 而重要的選本 新歌頌揚 也差不多於同時出版 然而 受到大家注意 是從讚美之泉這個團體開始的 後來也出現磐石樂團 與黃國倫的春雨 開始受注意 大約在99年之後 許多樂團 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 像音光 約書亞 約沙法 (我手上沒那麼多資料) 而風格也有所轉移 然而一個重要的趨勢 則是走向市場化 分眾化 特別是幾個由靈恩派背景的樂團 特別明顯 (註)教會年曆 在大公教會的傳統中 按教會兩大節日(聖誕節與復活節)而編成一年的 節期 分成將臨期 聖誕節 常年期 四旬期 聖周 復活節 復活期 常年期 本註採用第二次梵諦岡會議所修正 通用經課集為主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