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immy (太醫) 站內: Belief_Music 標題: 聖詩故事 -- Blest Be the Tie that Binds 時間: Thu Sep 14 17:06:02 2000 Blest Be the Tie that Binds =========================== 這一首詩的作者名叫John Fawcett,1740年1月6日出生在英格蘭北部 Yorkshire一個貧苦的家庭。John 12歲的時候就成了孤兒,每天得做14 個小時的苦工﹔但是他並不放棄上進,收工之後藉著蠟燭的微光苦讀。 因著這分努力,後來他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16歲那年他聽了George Whitefield的講道悔改信主。 26歲那年在他生命中發生兩件大事,一件事是封牧,另一件事是與Mary 小姐結婚。婚後不久他就帶著妻子到Yorkshire的鄉下,一個叫Wainsgate 的地方,去牧養那裡的一間小教會。Wainsgate 教會的會眾,全都是農夫 農婦,既窮又不識字。因為會眾都很窮,所以 Fawcett的薪水很微薄,但 即便是那份微薄的薪水,他們也常常付不起,只能拿些馬鈴薯和羊毛來充 數。 Fawcett 真心地愛護這些純樸的百姓,一連七年,與他們建立了水乳交 融的情感。這七年間,Mary生下了好幾個孩子,而John的薪水還是那麼一 點點,家計真是非常難以維持。就在這時候,倫敦的一個很有名的大教會 主任牧師過世了,那所教會久仰 Fawcett的才華和能力,一致敦請他去擔 任主任牧師。新的工作不但讓 Fawcett能有機會大大施展他的才華,實現 他的抱負,同時立刻就能改善全家的生活,孩子也可以從鄉下到都市去接 受良好的教育。他回信接受了邀請。 離開Wainsgate的那天,那些粗手粗腳的農夫農婦都趕來道別。Fawcett 對他們做了一個離別的勸勉,把僅有的簡陋家具一件一件搬上車準備走的 時候,農民們忍不住放聲痛哭,拉著 John 和 Mary 不願放手。Mary對先 生說:『John,我不忍心離開他們,我沒有辦法走!』John說:『我也是 。』於是John叫住馬車,把家具又卸了下來,對那些農民們說他跟他們再 待一陣子。他這一待就就待了四十七年,直到離世的日子。決定留下來的 那天他寫下這首詩,紀念在主內那份將他們繫在一起無法割捨的愛。下一 個主日,他講道的題目是【人活著不在乎家道豐富】。 因為教會所給的薪水實在太少,沒法養活家人,Fawcett 有一次希望會 眾能把薪水調高一點,但是會眾本身也真是窮得不得了,根本沒有能力幫 他調薪,他也就算了,據說從此就沒有再提加薪的事。 Fawcett的學問實在很大,他寫的論文裡面有一篇叫做【憤怒(Anger)】 讓英王喬治三世大為讚賞,願意賞賜他任何榮譽或好處,而且讓他自己挑 選。Fawcett 對王說:『上帝已經祝福我的服事,不需要陛下再賜給我什 麼了。』 除了回絕了倫敦那所大教會的邀請之外,Fawcett 也謝絕了很多其他的 邀聘,其中包括擔任 Bristol的浸信會學院(Baptist Academy of Bristol) 院長的職位。Fawcett 捨不得這群"以愛連結"的子民,卻也對造就傳道人 有迫切的負擔。在當時的英國,浸信會的信徒是不能進入牛津、劍橋這樣 有名的大學就讀的,於是 Fawcett自己創辦了一所學校,讓有心奉獻傳道 的青年接受良好的神學教育。1811年,連美國都受到 Fawcett很多的影響 ,布朗大學特地贈予他榮譽神學博士學位。雖然有這麼多的機會和這麼大 的成就,他卻一直忠心守著 Wainsgate那群卑微的農民,因為那是神的託 付,也是他"心誠意真"、"相愛相親"的"兄弟"。Fawcett 是一個為了忠心 事奉,甘願犧牲自己的抱負(ambition)和個人的利益(gains)的屬靈 榜樣。 這首詩歌在剛發表的時候,歌名叫 "Brotherly Love" 。中文聖詩中普 遍都收錄了。在這些翻譯的歌詞中,我喜歡<<校園詩歌第二集>>與<<福音 聖詩>>中的,這個翻譯與<<頌主聖歌>>中的相同。 生命聖詩 218 以愛相連 宣道詩 213 以愛相繫 校園詩歌第二集 249 彼此連合 新靈糧詩選 282 教友聯合 福音聖詩 311 兄弟相愛相親 (頌主聖歌 324 彼此連合) 聯合崇拜詩集 210 繫連妙結 靈糧詩選 312 教友聯合 讚美 183 彼此連合 讚美詩 182 福哉繫連妙結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