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gospel@fhlbbs (韻琳姐), 看板: BGR 標 題: 基督教信仰與女性主義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Sep 26 00:05:13 1995) 轉信站: fhlbbs 女性主義與基督教信仰 曾經女性受歧視是世界共通的現象。伴隨著現代化,教育普及,經濟水平提 昇,女性主義在現代化國家成為顯學,已是無法阻擋的趨勢。 ****台灣女性主義的幾種派別 在台灣,女性主義成為重要主題,大約是近十年的事。近五年隨著留美學生 大量回國傳遞觀念,政治社會環境突然開放,更把這議題炒的如火如荼。 女性主義其實有相當多種流派。觀諸台灣,大約有如下幾種較盛行: 1. 走社會運動路線的女性主義:這類女性主義往往會走上街頭, 直接把重 要議題攤開在眾人面前。譬如反雛妓運動,或今年婦女節粉領聯盟反禁孕大流行 。這種女性主義的參與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突顯議題,蔚為話題,缺點則是一 旦話題結束,就煙消雲散,不容易做根本性的扭轉。這類女性主義有時會跟馬克 斯學理做連結。 2. 以性平等做訴求的女性主義。 當社會約定俗成的以男性可以在性上開放 不受制約,走性訴求的女性主義就會也要求女性在性上的平等。諸如打破貞操觀 念,像男性一樣換性伴侶,在性上主動,毫無禁忌的享受性與身體上的快感。這 類女性主義,最明顯的就是「豪爽女人」一書的盛行。這類女性主義則較多跟佛 洛伊德性心理學連結。 3. 以語言做訴求的女性主義。 這類女性主義往往與後現代「文本書寫背後 的意識型態與權力」的學理有關,反制對女性不利的言語,最明顯的就是黃色語 言。 前陣子很轟動的台大女社放 A 片,與立法院開黃腔引發的對抗,以及陳水 扁「下面」的言語事件,都屬此類。這類女性主義要求言語上的平等,為的是暴 露出言語背後隱藏的意識型態與權力。 *** 知識份子型的女性主義 4. 自由主義式的女性主義。 這種女性主義強調女性與男性的協調達致共識 。所以它會產生如下若干觀點: . 不是抗拒作母親,而是要男女雙方將作母親共同視為一份神聖的職業與使 命。 . 不是抗拒婚姻,而是抗拒不成熟的婚姻關係─即是女性必須在婚姻中犧牲 自我。婚姻應當是讓雙方在相互聯繫中發展自己。 . 不是非要有職業經濟獨立不可,而是要使女性在自我認同上有社會價值感 ,丈夫有意願靈活的跟妻子協調角色分工,妻子亦可不斷關注家庭之外的 活動。 . 不是情慾放縱,而是對性有積極的主動的自主的能力。在這過程中不會被 男性判斷「沒有矜持與氣質」。 很明顯的,這類女性主義,當事的女方必須有籌碼可跟男性協調,也就是說 ,她必須具備某水平的見識,教育程度,與經濟能力。所以有人也說自由主義式 的女性主義是中產階級的女性主義。 ****台灣女性主義的缺失 研究女性主義的人都知道,女性主義不能自外於自己國家的文化,所以任何 一種女性主義學理派別,都不應完全挪用。 從台灣處境來看,我們至少可以看見女性主義在台灣出現的漏洞: 1. 在一個將女性的性浮濫視為低賤的文化體系中, 高揚女性的性開放,其 實是加深女性歧視,而不是拯救女性。其實應當是反過來要求男性對性的尊重, 以要求女性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以雙方同等的節制,來達到兩性平等。 2. 很明顯的, 台灣各類的女性主義多半有利於知識份子,對中下階層並無 幫助。這很可能是因為女性主義的提倡者全出自知識份子階層。其實中下階層的 女性根本完全沒有任何資源可對抗男性,所以自由主義式的,語言的,性平等的 觀點,對她們都是紙上談兵。缺乏資源的女性,需要的是社會援助。譬如長期受 婚姻暴力威脅的女性,最急切的是有類似救助之家的組織,需要合法逃家的立法 。 3. 因此與上一點密切相關的, 就是台灣目前的女性主義都太急切的傾倒觀 念,對立法,爭取社會福利這類需長期奮鬥的事情缺乏參與者。這樣只會造成男 女對恃,至於真正需要救助的弱勢女性,仍舊被男性沙文主義所迫害。 ****基督教與女性主義真的不相容? 儘管女性主義在台灣已是顯學,但教會界真正去正視它的其實很少。甚至許 多信徒一想到女性主義,就覺得這種流行趨勢跟信仰是完全違背的。 其實許多女性主義者會拿基督教開刀,說它是迫害女性的幫兇,原因就是若 干保羅言論中對女性的貶抑。針對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提出來辯駁的,就是文化 比較必須以「水平時間」而非「垂直時間」的方式。在保羅時代,女性受歧視是 全世界的現象,當保羅說要丈夫是頭,乃是要像基督,以捨己的愛愛妻子,已是 當時代非常大的突破。 其實基督教信仰中,並非沒有男女平等的觀點。這從耶穌與眾人相處並不刻 意區別男女,尤其深愛馬利亞可知。最初男女受造,夏娃「幫助」亞當,這幫助 原文含意也是指稱平等關係的幫扶,絕無夏娃低下伺候亞當的含意。男女不平等 ,是人類犯罪受咒詛後,帶出來的墮落文化。 所以基督徒絕對可以參與女性主義。 ***回應與挑戰 但是若按照上述對台灣女性主義的分析,我們會發現基督徒對女性主義的參 與應當是有所選擇的。 基督教信仰非常重視「婚約」。「約」字,在聖經上本就出現的很慎重,加 上婚約有比擬基督與教會的含意,所以基督徒絕對不能支持性浮濫的女性主義。 按理來說,自由主義式的女性主義是我們最能支持的觀點,但是它太囿限於 擁有資源的知識份子,所以基督徒還應重視伸援弱勢女性的社會運動,社會福利 ,並且敦促立法,以徹底保障受迫害的中下階層女性。 女性主義將會在未來繼續扮演越來越吃重的角色,教會若繼續對這趨勢視若 無睹,將會使在這趨勢中成長的年輕人十分徬徨,清楚感受教會與周遭環境的割 裂。所以筆者建議教會應慎重釐清過濾女性主義後,選擇可以支持參與的觀點, 以幫助活在這時代的年輕人。 但是,若要清楚的回應女性主義議題,教會有一個迫在眉睫的挑戰,就是教 會內部其實是有若干誤將文化等同於真理,以至於很明顯的有男女不平等的現象 ,這現象教會本身必須先行解決,否則將無力承擔回應時代的使命,原因是缺乏 榜樣。教會內部的男女平等議題,會跟回應時代議題,是同等的艱鉅,而且隨著 年輕人成長,參與進教會的團契與服事後,會越來越具衝突性,很需要教會正視 。回到上一層